梦幻中的蓝色|报价¥9.00|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教育,各级各类教育,中等教育,综合,肖复兴
品牌:肖复兴
基本信息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页码:365 页码
·出版日:2001年
·ISBN:7805319952
·条码:9787805319957
·版次:2002年2月第4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肖复兴散文合集,收集了他关于音乐、旅游、生活、人生各方面的文章数十篇。
功利性阅读是需要的,但绝不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主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只有多读经典作品,才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底蕴,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这已是形成共识了的。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品味经典的醇香,从功利阅读向经典阅读回归。在执着的探索中,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既能尊重他人的成果,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领异标新,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根据有关方面对学生阅读倾向的调查,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是学生朋友们最乐于阅读的对象之一。学生朋友们喜爱大作家,大作家也乐意为学生朋友们提供更多的方便和更可口的精神食粮。为了更贴近学生朋友,本丛书选择了五位作家都是学生朋友们非常喜爱的,以适合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口味为标准亲自先定了每本书的篇目,并撰写了序言。本书作者一直这样认为,青春季节的阅读,是人生之中最为美好的状态。在为中学生编这本散文集时,他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那时如饥似渴读书的情景还恍若目前。
作者简介
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媒体推荐
自序
我一直这样认为,青春季节的阅读,是人生之中最为美好的状态。在为中学生编这本散文集时,我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那时如饥似渴读书的情景还恍若目前。
尤其是进入了高中,在高一的那一年,我像是一个胃口大开的大肚汉,整天钻进图书馆里。那时,我主要去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和文化宫图书馆。
我们的学校有着一百来年的历史,图书馆里的藏书很多,有许多解放以前的老书,更是吸引着我,只是那些书藏在里面一间储藏室里,被一把大锁紧紧地锁着。管理图书馆的老师大概看我特别爱看书吧,便破例打开那把大锁,让我进去随便挑书。我到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走进那间光线幽暗的屋子里的情景,小山一样的书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书架上和地上,我是第一次见到世界上居然有这样一个地方藏着这样多的书,真是被它震撼了。从尘埋网时中翻书,成了那一段时期最快乐的事情。我就是从那里找全了冰心在解放前出版过的所有的文集,找到了屠格涅夫的六部长篇小说。那时,我常常忘记了时间,不到图书馆关门,老师在我的身后打开了电灯,我是不会离开的。那时,可笑的我,天真却是那样认真地写下了一篇长长的文章《论冰心的文学创作》,一直悄悄地藏在笔记本中,到高中毕业。
文化宫离我家很近,从我家出来穿过天安门广场就到了。它的图书馆就在文化宫的院子里,坐在古树浓荫掩映的阅览室里,再热的天也一下子就凉快下来了。星期六没课的下午,星期天的上午,和整个的寒暑假,我都是那里的常客。我到现在还记得有一次看完书,我出去走了半天才想起钢笔忘在那里。等我第二天回去一找,钢笔还静静地躺在桌子上,似乎在等着我的回来。我常常想起那宁静而美好的瞬间,让人充满童话般的感动。我到现在还记得借阅图书的管理员那个小伙子的样子,似乎几十年了时光停滞,依然定格我上高中的那三年。
青春季节的阅读,融化在青春的血液里,镌刻在青春的生命中,让我们一生受用无穷。而在这些的阅读之中文学书籍的作用在于滋润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的温馨和美感,以及善感和敏感,是无可取代的。日后我们长大当然可以再来阅读这些书籍,但和青春时的阅读已是两回事,所有的感觉和吸收都是不一样的。青春季节的阅读和青春一样,都是一次性的,无法弥补。一切可以从头再来,只是安慰自己于一时的童话。
我这样来说,并不是以为我的这本小书,非得进入你们青春季节的阅读之中,或者说也值得你们真的把它当作“当代学生阅读经典”来看。它远远不是什么经典,所谓经典那只是编者和出版者的称谓,是为了吸引你们的一种手段。但我可以说,我欢迎你们走进我的这本书中,我自信你们读后不会失望。因为我对你们怀有真诚,因为我下笔时怀有真诚,因为我的孩子曾经和你们一样的大,因为我也曾经和你们一样有过青春的岁月。
我只是这样希望着,网络的时代,虽然使得农业时代传统的纸面阅读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但传统的纸面阅读毕竟有着自己所不可取代的独特魅力,它古典式的宁静,和在白纸黑字之间弥散着的想象力和慰藉感,是任何其他阅读方式不可比拟的,从而成为现代生活选择的一种美好的方式。它起码不仅仅只是为了应付作文和考试那样的功利,而是让我们的情感和心绪以及心灵有了一个与之呼应而充满着悠扬回声的空间。如果你们同意我的这一看法,那么,你们可以读我的这本小书,从我的这本小书中唤起你对文学和读书的兴趣;也可以不读我的这本小书而选择别的更适合你们的书去读,都没关系,只要去读。
青春季节的阅读,确实是最美好的人生状态,是青春最好的保鲜和美容。
肖复兴
2001年7月2日于北京
编辑推荐
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我知道,无论过去是对是错,是可以伤感,还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人可以回过头往后看,但路却总是要往前走。过去的路是一张弓,只能弹射得我们向前飞奔,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又不可选择的命运。
目录
编辑部报告
自序
那一晚忽然洞开的窗子
爱之梦
远离古典
梦幻中的蓝色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二十多年前,我住在北京郊区一间简陋的平房里。房的墙皮已经斑驳脱落,像一张长满老人斑的沧桑的脸。冬天的夜晚,四壁透风,寒冷的墙上结了一层冰霜。
现在想起来,这间破房子仍然让我怀念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它的外面紧连着农村的田野,有时种着稻子,有时栽满荷花,夏天的时候,满眼青翠,荷花映日鲜红,一朵朵竞相怒放;秋天时候,稻子金黄,荷花败了,菱藕收了,满田塘里留得残荷听雨声;都是城里看不到的好景色。二是在这里我能听得到一些好听的音乐。其实,听得不多,因为那时.找不到。二十多年前,虽是“文化大革命”的后期,禁锢依然很严。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一起说音乐。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她比我要懂,常听她向我说她听过的音乐。找不到音乐的唱片,便听她说。我的音乐启蒙始于她的嘴下。
贝多芬(L.Beethoven,1770—1827)在一个温暖的春夜散步,听到有人弹奏他的钢琴曲,可总是在同样一个音阶上弹错。贝多芬循声而去,踏上一间小楼,看见是一位美丽的少女在弹琴,他为她指导时,发现她原来是个盲女。此时月光如银似水,淌进窗来,洒满少女的肩头,把少女勾勒得如绘如画。贝多芬非常感动,在钢琴上即兴弹奏一支曲子,便是流传至今的《月光》。
这个美丽的传说,第一次,便是在这间小屋听她讲给我听的。我很难忘记。这个传说带给我的美好幻觉,在我。心头流过一串清丽的琶音,湿润而清新。因为那时文化被践踏在脚底下,艺术被撕得破衣褴褛;因为那时是个寒冷刺骨没有月光的冬夜。
我对音乐格外向往起来。我发觉音乐可以温暖我们,可以唤起我们许多渴望和想象。甚至,我觉得贝多芬无处不在,可能时刻就在我们身旁不远,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他便会像出现在盲女面前一样,突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为我们也弹奏一支即兴曲,安慰一下我们被揉皱的和吹皴了的心。
现在,我已经知道,贝多芬《月光》的传说尽管很美妙,毕竟只是传说。最近,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贝多芬这首g小调钢琴奏鸣曲最初并没有名字,为其取为《月光》之名的是一个叫雷尔斯达布的诗人。诗人在日内瓦湖月夜划船时看到湖水上月光的倒影,浮光跃银,分外美妙,联想起贝多芬的这首g小调钢琴曲的第一乐章,觉得乐曲和月光一起在湖水上跳跃融和,是那样的协调,便有了这个《月光》的名字,让人再听这首曲子时真的以为感受到了月光。
那么,二十多年前,我的朋友向我讲述的那个贝多芬为盲女即兴弹奏的传说,真的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