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Face3交互设计精髓(About Face 3:The Essentials Of Interaction Design)

分类: 图书,计算机与互联网,软件工程及软件方法学,软件工程理论,
品牌: 瑞宁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36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121070170/9787121070174
·条形码:978712107017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About Face 3:The Essentials Of Interaction Design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About Face 3交互设计精髓》是一本数字产品和系统的交互设计指南,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交互设计过程、原理和方法,涉及的产品和系统有个人电脑上的个人和商务软件、Web应用、手持设备、信息亭、数字医疗系统、数字工业系统等。运用《About Face 3交互设计精髓》的交互设计过程和方法,有助于了解使用者和产品之间的交互行为,进而更好地设计出更具吸引力和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About Face 3交互设计精髓》分成3篇:第1篇描述了“目标导向设计”,详细讨论了用户和设计的过程及思想;第2篇讲的是交互设计的原则,可以帮助您在较高层次上去把握设计;第3篇则介绍具体的细节方面的界面设计原则。《About Face 3交互设计精髓》结构清晰、深入浅出,是一本难得的大师经典之作。《About Face 3交互设计精髓》的读者对象包括数字产品和系统的交互设计师、用户界面设计师、项目经理、可用性工程师等,以及目前正在学习交互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等。
编辑推荐《About Face 3交互设计精髓》国际畅销交互设计界鼻组级图书全面升级。
内容更新全面,理念更前更时尚,您会在本书的这一版中发现一些重要的变化,如下:
《About Face 3交互设计精髓》的结构做了调整,采取了更容易让人看懂的参考书式的表达方式。本书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用户和设计的过程以及高层次的思想;第二部分是关于高层次的交互设计原则;第三部分是低层次、细节方面的界面设计原则。
目标导向设计的描述比第二版要更详细,也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在Cooper公司内部的实践情况,包括研究技术、人物角色的创建、如何使用人物角色和场景剧本来合成交互设计方案。
《About Face 3交互设计精髓》从头到尾,我们试图更加清晰的阐述视觉界面设计的概念、方法和问题,并讨论了除了桌面以外的几种平台的问题。
《About Face 3交互设计精髓》中的一些术语和例子也被更新了,以反映现在业界的状况,整篇文章的文字也被重新编辑了,让意思更明白,让读者更容易看懂。
目录
第1篇 理解目标导向设计
第1章 目标导向设计
数字产品需要更好的设计方法
当今数字产品的创造过程
为何这些产品如此糟糕
制造业设计的演变
规划和设计行为
识别用户目标
目标vs任务和活动
设计要满足情境中的目标
目标导向的设计过程
消除隔阂
设计过程概览
产品成功的关键是目标,而不是特性
第2章 实现模型和心理模型
实现模型
用户心理模型
表现模型
大多数软件都是按照实现模型来设计的
工程师是按照实现模型来设计用户界面的
数学思维方式导致实现模型的界面
机械时代和信息时代的表现模型
机械时代的表现方式
新技术需要新的表现方式
机械时代的表现方式有损于用户交互
时机械时代表现方式的改善:一个例子
第3章 新手、专家和中间用户
永久的中间用户
为不同的体验水平设计
新手需要什么
让新手开始
专家需要什么
永久的中间用户需要什么
第4章 理解用户: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的价值
定性研究的类型
人种学调查:用户访谈和用户观察
情境调查
情境调查的改进
为人种学调查做准备
进行人种学调查
其他类型的研究
焦点小组
市场统计和市场划分
可用性和用户刺试
卡片分类
任务分析
第5章 为用户建模:人物角色和目标
为何使用模型
人物角色
作为设计工具的人物角色的好处
人物角色产生于研究
作为个体代表的人物角色
人物角色代表用户群体
发掘了行为深度的人物角色
人物角色必须有动机
人物角色也可以代表非用户
人物角色和其他用户模型
当没有条件创建严谨的人物角色时:即兴、
临时的人物角色目标
目标驱动着使用模式
目标必须来自定性数据
用户目标与认知处理
3种用户目标
最终目标
用户目标是用户的动机
其他类别的目标
成功的产品必须首先满足用户目标
构造人物角色
第1步:发现并确定行为变量
第2步:将访问时象和行为变量时应起来
第3步:识别显著的行为模式
第4步:综合特征和相关目标
第5步:检壹完整性和是否重量
第6步:展开属性和行为的叙述
第7步:指定人物角色类型
其他模型
工作流模型
人工制品模型
物理模型
第6章 设计的基础:场景剧本和需求
第7章 从需求到设计:框架和细化
第2篇 没计行为与形态
第8章 综合优秀的设计:原则与模式
第9章 平台和姿态
第10章 协调和流
第11章 消除附加工作
第12章 设计好的行为
第13章 隐喻、习惯用法及启示
第14章 视觉界面设计
第3篇 设计交互细节
第15章 搜索和查找:改善数据检索
第16章 理解撤销
第17章 重新思考“文件”和“ 保存”
第18章 改进数据输入
第19章 点操作、选择及直接操作
第20章 窗口行为
第21章 控件
第22章 菜单
第23章 工具栏
第24章 对话框
第25章 错误、警告和确认
第26章 为不同需求而设计
附录A 设计原则
附录B 参考书目
后序 协同工作
……[看更多目录]
序言这几年,作为交互设计双语网络杂志uiGarden的编辑,我一直在从事交互设计方面的中英文文献 的翻译和整理。因此,常常有人让我推荐系统全面的介绍交互设计方面的中文书籍,每次我都不太好回答。直到2007年秋天, 在uiGarden阅读了这本书的英文稿之后,我们意识到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给大家的好书。于是,在博文视点孙学瑛女士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认认真真地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奉献给大家,希望本书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能够有机会翻译此书,我感到很荣幸。首先,这是因为本书的内容和经验来自于世界知名的交互设计公司------Cooper公司;其次,本书的翻译过程,对我来说也是系统的学习交互设计的过程,在本书的翻译和反复校对过程中,来回阅读了几遍,每一遍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获益匪浅,也不得不赞叹本书的确是“交互设计精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是一本优秀的书,它不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字产品交互设计的方方面面,而且也描述了如何处理好很多非技术的因素——比如和其他团队的合作等。
本书所关注的数字产品和数字系统包括桌面平台上的个人和商务软件、Web应用、手持设备、信 息亭、数字医疗系统、数字工业系统等。总的来说,本书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论述深入浅出,不仅可以帮助初学者入门,而且还可以作为专业人士的交互设计指南。
《About Face》 前两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肯定,充分表明了本书的实用价值,我们相信第3版的问世也将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大的帮助。无论是直接从事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工作的设计师,还是开发设计部门的主管,以及正在学校中学习交互设计的学生,本书都很有帮助。
文摘数字产品的产生常常受到两股相反势力的左右——开发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尽管市场营销人员 擅长理解并计算商机,也精于将某个产品引入市场,合理定位,他们对于产品设计过程的贡献通常局服于需求列表。这些需求同用户的实际需要与期望无关,主要在于追赶竞争对手,按照任务清管理IT资源,以及基于市场调查结果进行猜测——让顾客报告自己想买什么(与猜测正好相反,极少有人能够清楚地表述自己的需要。直接询问产品的使用感受,多数人倾向于关注次要的功能,以及解决产品缺陷的小窍门)。很可惜,一个交互产品还原为洋洋洒洒的特征列表,并不能自动组成优美的交响乐章,使复杂的技术为人所用,即使在需求列表中加上“易于使用”同样无济于事。
另一方面,开发人员不乏对产品最终形式及行为的影响,他们负责产品的建造过程,因此决定了最终的成果,并且同样有一套和终端用户不同的需要。优秀的开发人员着眼于解决技术难题,遵从适当的工程实践准则,按时完成任务。但是,他们收到的指示往往有所纰漏,令人费解,有时甚至前后矛盾。他们不得不在极紧迫的时间,以及缺乏背景资料的情况下做出关于用户体验的重大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