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进程中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

分类: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各级教育,
作者: 王利华 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205000版次: 1页数: 246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50036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研究以党的十六、十七大报告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精神为指针,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理论为指导,以大学生的现实表征为切入点,以全球化给大学生生存方式所带来的境遇为时代背景,以大学生思想形成的内在需要与规律为主线,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有: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性质、特征与价值。本书从历史考察与当代视阈的角度对民族精神的内涵与特质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并从一般价值、教育价值与时代价值对民族精神的价值作了全面的分析。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品质。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具有自己的独特品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和源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道德要求。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培育观。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精神培育体系。四是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构建。包括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和实现路径。五是全球化给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所带来的境遇。全球化是当今社会不可逆转的事实,全球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等产生深刻的变革,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必须准确把握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六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范式。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前提、理念、原则、途径、方法与环境等方面全面构建实践模式。七是主要发达国家民族精神培育的做法与启示等。
作者简介
王利华,1970年9月生,湖南省衡阳县人。现任衡阳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人文社会科学系副教授,湖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高校首届十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991年毕业于衡阳师专化学系并留校工作。1996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哲学系行政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教学与管理,在《当代青年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求索》、《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前沿》等学术刊物发表《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德育的价值》、《当代社会思潮影响下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全球化进程中青年生存方式的变迁与民族精神培育》等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被CSSCI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目6篇。主持省级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厅级课题3项。参与多项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和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3项成果获得省市奖励。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支柱: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征与价值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
二、民族精神的性质与特征
三、民族精神的价值
第二章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维度
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基石和源泉
二、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三、八荣八耻是民族精神的道德要求
第三章探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精神培育观
一、毛泽东民族精神培育思想
二、邓小平民族精神培育思想
三、江泽民民族精神培育思想
四、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经验
第四章建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构想
一、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
二、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价值取向
三、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实现路径
第五章境遇:全球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影响和挑战
一、全球化的内涵、性质与特点
二、全球化与大学生民族价值观
三、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六章范式: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方略
一、科学了解大学生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三、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原则与内容
四、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与方法
五、优化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环境
第七章启示:发达国家民族精神培育的借鉴
一、美国的民族精神教育
二、韩国的民族精神教育
三、法国的民族精神教育
四、德国的民族精神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