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跨学科视野里的文艺评论

分类: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陈恒汉著
出 版 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272000版次: 1页数: 331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0402761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关于语言、文化及艺术的评论集,全书主要内容分为五辑。第一辑为“文学自由谈”,主要针对文学、文坛的某些现象,以一个语言文化研究者的视角进行批评;第二辑为“从语言到翻译”,包括了语言对比研究、外语教学测试和翻译理论实践的一些经验总结或议论文章;第三辑为“文教哲思录”,题材扣紧文化、教育等现实情况,阐述了对社会文明、文化比较等的直观感受和哲理思考;第四辑为“听听那些声音”,则是在文化的视野里对流行音乐等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入而有广度的赏析和品评;最后一辑为“言词的冲动”,是一些谈论写作与艺术创造的文章,侧重于在字词的审美活动中传递思考的成果。
作者简介
陈恒汉,男,1971年10月出生,福建惠安人,文学硕士,现为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兼任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BEC考官,主要从事商务英语教学和社会语言学、语言变体及跨文化交际研究,在国内外各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教育部等各级科研课题5项,编写出版《大学英语新教材六星题库及精解》、《剑桥商务英语BEC中级快捷之路》等英语类相关教材3部,《南洋纵横——文化接触和语言教育研究》等学术专著2部,诗歌自选集《文字与音乐共舞》和散文小说集《梦和现实的边缘》各1部,《中英文及闽南语词曲创作弹唱选》光盘1张(收录作品Demo40首),现正从事哲学著作《完整之梦——宗教、心理学及个人成长》的翻译。
目录
前言
第一辑文学自由谈
鲁迅这个人及其他
母亲的礼物和上帝的礼物
丧失或颠覆的意象
诗人的虚伪
诗之异化及其闹剧
我眼里的诗歌
另一种声音:华人的英文书写
流派、集会与评论
写在书上的脸
代价与收获:我看文学
作家乞讨说明了什么
第二辑从语言到翻译
变体英语:谁说了算
关于“双语”的冷思考
海外华社的翻译之妙
回到母语
你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
人造语言与机器翻译
世界语言的尴尬
四六级考试的国际思路
小议英语形体美感及其效应
也谈诗的翻译
英语的疯狂与理智
影视英语的教学答疑
语码混杂与跨文化意识
寓凄厉抗议于温柔倾诉
中华Loong:舞乃不僵
第三辑文教哲思录
贝多芬听见自己的歌
悲欢的卓别林
从去墓地回来的路上
搭错车的请跟我来
冬天里的那把火
法兰西别为我哭泣
集体无意识小论
教师的眼神
灵与肉的轻重
聆听的另一种歧途
美丽的腿何时才能出现
你看你看他们的脸
谈些爱与不爱的问题
文化冲突散谈
我的家我的天堂
想要问问她敢不敢
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
制造的浪漫或快乐
周杰伦为什么这样红
追风的少年人
第四辑听听那些声音
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从农贸市场到超市货架
红色摇滚乐翻天
姜还是老的辣
她们的掌声响起
妈妈留给我一些歌
那些忧伤的“王子”们
你的品味我永远不懂
诗人与农民
谁给你做的嫁衣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死了都要歇斯底里
他们到哪里去啦
我的心里只有她没有你
我听这种声音的时候最用心
我在夜里反复地听
许多的美丽与安静
也来听袁惟仁弹吉他
在这个时间看娃娃
第五辑言词的冲动
爱上自己的快乐
叫着你的名字
梦想的写作
为了忘却的记录
舞厅、公车和聊天室
掀起作者的盖头来
译并创作着
用文字潇洒走一回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