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脖子”从军记——马塞尔.布洛克 MB.150 战斗机(3)
MB.150 原型机,1937 年夏天时的样子,尽管该机翅膀上有机炮的整流罩,但其实没有武装
Ms 406 战斗机生产上的延误提升了军方对于 MB.150 的兴趣,虽然对其性能还不是太满意,仍然在 38 年 4 月 7 日下定单购买 25
架前期生产型并表示有兴趣购买约 450 架该机的改良型。
莫里斯.鲁塞尔指望 MB.150 的最高速度能达到 550 公里/小时,但一系列的测试表明当该机的时速接近 500
公里/小时时,发动机的温度就已经高得接近危险程度了,要想挑战更高的速度,必须对机头的散热系统设计做大的更改;不过,该机机翼上的两门 20
毫米“西班牙-瑞士”S.9 机炮倒是受到了试飞员们的一致好评。为了提高飞机性能同时简化生产,以吕西安.塞梵蒂(Lucien Servanty)教授为首的设计小组开始对
MB.150 的设计做一系列的修改。很快,被称为 MB.151 的新样机完成了,它大体上保留了 MB.150
的机身设计,但机翼和机头却有了显著的不同。发动机被改成了出力约 910 马力但较可靠的“土地神”-罗纳 14N-11 型;为了平衡扭矩,发动机向左侧倾斜约
2.5 度,造就了一个奇特的歪脖子。肖维埃尔(Chauviére)三叶变距螺旋桨上也加了一个整流罩,减少了飞行中的阻力。而 MB.150
发动机罩上面两排水滴型的鼓包改成了一排十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整流罩,后缘则设置了好几个散热窗;汽化器的进气口也从引擎罩的后下方延伸到了机头前下方,。此外,机翼有了
5 度 20 分的上反角,尾轮也简化成了尾撬。还有,布洛克 MB.150 上两个 400 升(105.7 加仑)的翼内燃料箱被一个容量约 405 升(大约
109.6 加仑)的机身内油箱所取代,所有的控制面也用金属蒙皮取代了布制蒙皮。武器方面全部予以保留,依旧是两门 20 毫米“西班牙-瑞士”S.9 机炮和两挺
7.5 毫米 MAC1934 型航空机抢。布洛克 MB.151 型战斗机全长 9.11 米(约 29 英尺 10 10/16 英寸),翼展 10.54
米(34英尺 6 15/16 英寸),全高 3.64 米(11 英尺 11 5/16 英寸),空重 2,073 公斤(4,570.1 磅),而满载时重达
2,522 公斤(5,560 磅),在 2,600 米(8,530.2 英尺)高度时最大速度约 437 公里/小时(271.5
英里/小时),不过航程实在是短了些,只有区区 640 公里(397.7 英里)而已。
1938 年 8 月 18 日,第一架布洛克 MB.151 战斗机在飞行员罗多尔夫.布朗(Rodolp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