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脖子”从军记——马塞尔.布洛克 MB.150 战斗机
“歪脖子”从军记
——马塞尔.布洛克 MB.150 战斗机
Ludas Matyi
類型:戰鬥機
對空:50
空防禦:50
速度:13
燃料:42
索敵:3h ……
玩过《Advanced 大战略》的朋友们还记不记得在法国之战中你手下的 Bf 109
会在空中遇到一个歪着脖子的对手,采用不同与其他法国战斗机的气冷星型发动机,虽然攻击力平平,但当取得一定的经验值后也颇为麻烦 。尤其是当己方的 Ju 87
轰炸机一不留神被它咬一口后伤亡惨重,那可真是痛彻心肺啊!这就是本文的主角--法国空军 MB.150 系列战斗机。
开发历史:
1934 年 7 月 13 日,法国空军部的航空技术局(STAé)向当时国内各大飞机制造厂招标研制一种新型单座战斗机以取代落后的德瓦蒂纳 D.500/501
以及莫拉纳.索尼埃 Ms 225。招标书中对新飞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做了如下要求:最高时速 450 公里/小时(约 279.6 英里/小时),而当以 320
公里/小时(约 198.8 英里/小时)的速度巡航时可在空中滞留两个半小时;此外,还要求能在六分钟内爬升至 4,000 米的作战高度,升限为 1,1500
米。火力配备有三种方案,两门 20 毫米机炮,或一门 20 毫米机炮加两挺 7.5 毫米机枪,最少也得是四挺 7.5 毫米机枪。另外,在新飞机的设计中推荐采用
800 至 1,000 马力的 “土地神”-罗纳(Gnome & Rhōne)14K 型星形气冷发动机或是“西班牙-瑞士”(Hispano-Suiza)的 12
缸液冷发动机。
马塞尔.布洛克(Marcel Bloch)飞机公司的总设计师莫里斯.鲁塞尔(Maurice Roussel)自己出资设计了一架飞机参加竞标,定名为
MB.150。该机采用悬臂式下单翼布局,全金属结构,发动机为一台 850 马力的 “土地神”-罗纳 14Kfs
型星形气冷发动机。相较于其他厂的竞争对手,如兵工厂(Arsenal)的 VG.30,“南方”公司(Dewoitine)的
D.513,高德隆-雷诺(Caudron-Renault)的 CR.710 和莫拉纳.索尼埃(Morane-Saulnier)的 Ms 405
而言,该设计实在有点另类,独辟蹊径地采用了阻力较大但在实战中生存性较好的气冷星型发动机。首架原型机早于 1936
年就在布洛克公司下属的库尔贝伏瓦(Courbevoie)工厂制作完成。
然而,由于法国航空工业的国营化,马塞尔.布洛克飞机公司被并入了国营西南航空制造公司(SNCASO),新飞机的研制工作一度陷于停顿;再加上法国空军部很明显的对研发过程进展较快的莫拉纳.索尼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