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法国“阵风”战斗机(3)
阵风”战斗机的提出最早是在70年代末,当时法国打算用一种战斗机来替代法国空军和海军正在使用的各种战斗机。当时法国也参加了由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共同联合的“欧洲战斗机”计划启动工作,但是相互分歧很大。尽管在1983年,5个国家的空军部门都同意了“欧洲战斗机”作为新一代战斗机的目标大纲,但达索公司认为法国与其他四个国家对下一代战斗机目标的看法相差甚大。
分歧之一是,其余四国希望把飞机的远程截击作为主要任务,因为它们所要替换的机种是“狂风”、F-4“鬼怪”、F-104“星”等,所以飞机的重量被设定在10吨以上,而达索公司希望不要超过9吨。法国认为飞机更轻、更小,成本也更容易控制,今后出口也更容易。法国还是唯一一个希望该机能有一种海军派生型的国家。1985年7月,法国决定退出“欧洲战斗机”联合组(余下的四个国家最后研制出了“台风”)。在此以前,达索公司已于1983年开始启动“先进试验战斗机”(ACX)计划。这就是”阵风”的最初方案。该机于1984年3月正式设计,第二年年底首架原型机出厂,半年以后(1986年7月)就首飞成功。
与其余四国的“欧洲战斗机”的设计思想相比,“阵风”体现了许多独特的设计思想。最明显的一点,正如在上一期“台风”专文中所说的,虽然这两种飞机在气动上都采用了 前翼加三角机翼的鸭式布局 ,但“台风”采用的是基于前翼与机翼相距较远的 远距耦合鸭式布局 ,据称其好处是可以降低飞机的超音速飞行阻力,而“阵风”则采用了前翼与机翼相距很近的“近距耦合”鸭式布局。达索公司认为,它们对这种布局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阵风”战斗机计划之前,公司就自筹资金将“幻影”2000扩大为一种双发型 幻影4000 。实际上这个飞机成为了“阵风”的一种技术验证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