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5 美容记(5)

细看偏置的前轮舱、作动筒与后炸弹舱
起落架大门、主柱和轮胎
所以,我们这架应该直呼“强-5”或“强-5 首批生产型”(也有叫做“强-5
原型”的,但这很容易与真正的试飞原型机想混淆)。在今天看来,她也可以算是老机型了。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尽管她已经将着陆减速伞舱的位置从“强-5”的腹下移至垂直尾翼的根部(如同强-5Ⅰ那样),但依然改变不了她的真实身份。道理很简单,正如我国的早期型歼-6
和歼-7
一样,许多出厂较早的飞机,都趁大修或在部队服役时的其他机会,对伞舱的位置施行了“移植手术”。因为将伞舱位置上升以后,飞行员放伞后将会对飞机产生一个
抬头力矩,而非改装前的低头力矩,它将允许更早地放出减速伞,从而进一步缩短着陆滑行距离。据说这是中国人在歼击机生产过程中自行改良的一个小举措。
尊重本站权利,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您如果看到不注明转载的情况,方便的话请当场指出。空军之翼将十分感谢您的热心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