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空中堡垒——比亚乔 P.108 重型轰炸机(8)
比亚乔 P.112 木质模型,与 P.108 在外观上就是机头和垂尾不同而已 航空部在作出上述决议后,遂将 1938 年提出的远程轰炸机招标项目取消,代之以 1939 年 11
月出台的一项高性能远程轰炸机招标计划。这次的计划要求参选飞机的速度应达到 500-550 公里/小时,能携带 2,000 公斤炸弹飞行
4,000-5,000 公里。新计划提出后,只有卡普罗尼和坎特两家公司作出了回应,分别拿出了 Ca.204 和 Z.1014
的升级版方案。不幸的是,两种飞机都选择了日后在研制中遇到很多技术问题的阿尔法•罗米欧 135
发动机,最后导致两个方案胎死腹中。在积极自行研制重型轰炸机的同时,航空部也认真考虑过从国外引进同类机型,当时意大利正在和美国波音公司就引进波音
307“同温层客机”生产权进行谈判,意大利航空部同时讨论过购买
B-17
生产权的可能性。但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法西斯独裁政权的统治下,法西斯政客们在心理上很难接受从国外引进如此重要的军事装备,因此航空部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一设想。 在等待航空工业界提出更好的设计方案的同时,意大利航空部也在加速推进 P.108 的研制进程。1939 年 6 月和 12
月,意大利航空部分两批向比亚乔订购了总数 12 架的 P.108,这些飞机以比亚乔 P.IX
发动机为动力,准备用来装备将于未来组建的远程轰炸机大队。飞机生产部于 1940 年 2 月要求比亚乔尽快为一架 P.108
换装动力更强的 P.XII RC.35 发动机,其测试工作应在 6 月展开。 至此,在远程轰炸机项目中一度被认为是“陪太子读书”角色的 P.108
终于击败其他竞争对手,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而这架巨大的轰炸机注定将在意大利航空史上写下重要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