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题词寄深情

集藏家李思远在内江,乃至于四川收藏界中已是小有名气。他倾10多年的心血和精力,悉心收藏了200多位将军签名的首日封、明信片,使得不少人羡慕。我虽早有耳闻,但急欲一饱眼福。几次电话联系后,当我真的面对着一枚枚留有将军们珍贵墨迹实物时,禁不住拍案叫绝,那种心灵的震撼、惊喜和崇敬之情,真是难以言表和形容。李思远为此付出的精力和艰辛,自是非同一般,常人是难以想见的。
李思远生于1954年,1973年参加工作,是四川内江市一公司的一名普通管理干部。1985年,他父亲在邮局工作的一位老朋友到家里玩,闲谈中,论及集邮可以怡情养性,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等种种乐趣和好处,并鼓励李思远参与集邮。受此感染和影响,李思远从此走上了集邮之路,与集邮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6年,李思远从一篇新闻报道中,了解到一位集邮爱好者,不遗余力地收集国外政要的签名首日封的消息中受到启发,萌生了收集名人签名首日封、明信片的想法。
有了集藏签名首日封的打算,然而,又该收集哪类签名首日封呢﹖李思远想到,自己从小就对人民子弟兵——*,十分崇敬和热爱,如果能收集到戎马一生,经历过血与火战争考验的三军将领们的签名名,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集藏的方向定了,李思远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将军们位高权重,日理万机,每天连正事都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此,李思远开始注意收集报刊、杂志上有关军队将领们的情况,各大军区、军兵种主要首长的名单。虽然没有确切的地址、邮政编码,他决定试着写上城市和某某军区或某某总部和首长的名字,寄出了几个首日封和明信片。
几个月过去了,或许是因为地址不详,首长们没有收到;或许是首长们太忙,还未来得及签名寄回

苍天不负有心人。一天,李思远又按时来到单位收发室,令他大喜过望的是收到了一封北京来信。当李思远小心翼翼,颤抖着双手打开信封时,不禁眼前一亮,信封里装着原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上将亲笔签名的首日封一枚。李思远当时那个高兴,用惊喜欲狂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四任国防部长耿飚、张爱萍、秦基伟、迟浩田上将,分别在寄给李思远的首日封上签了名。杨成武、杨德志、陈锡联、陈再道、张万年、张震、刘志坚、徐才厚、廖锡龙等近100位上将,先后为寄给李思远的首日封、明信片上签名、题词。
共和国的三军将领,以他们几十年叱咤风云和革命斗争的宝贵经验,寄语成长中的青年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李思远说,他仍将一如既往的把集藏将军题签封、片这件十分有意义和乐趣的爱好坚持下去,收集更多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