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签订《金门协议》台前幕后:两起惨案促会谈(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990年7月下旬,台湾红十字会负责人陈长文、常松茂访问北京等地,并商谈了双方举办红十字冬(夏)令营的有关事宜。

这些往来为以后两岸红十字组织有效的接触商谈奠定了基础。

两起惨案:金门商谈的近因

1990年7月22日凌晨,出海的福建平潭县澳前镇光裕村渔民发现一艘搁浅渔船。登船后打开两个被密封钉死的船舱,发现25具尸体。舱中惟一的幸存者林里城,也已奄奄一息,经全力抢救后脱险。林讲述了这一惨案的经过。这艘渔船叫“闽平渔5540号”,是7月中旬到台湾海域做生意时被抓扣的。7月21日下午,台湾有关方面在宜兰县澳底,将陆续渡海入台的大陆同胞用黑布蒙住双眼,强行关进船舱,并用六寸长的全新圆钉将船舱顶盖钉死,并压上木头等重物。被关押的渔民挤蹲在一米来高、三米见方的船舱内,缺氧缺水,闷热异常。他们用头顶,用手砸,拼死欲打开舱盖,但无济于事,最后一个个痛苦地死去。林里城是偶然发现船舱隔板上有一个绿豆大的小孔,贴近呼吸才尚存一息。

这起命案在台湾曝光后,引起舆论大哗。

8月4日,我红十字会将新华社福州8月3日电的消息稿传真给对方,并指出“这是一起严重违反人道主义的事件,请贵会帮助调查了解,并催促台湾有关方面追查肇事人员”。8月6日,台湾红十字会发来传真,承认此案“引起此间朝野之严重关切”,但引述台湾报道,认为“极可能是被遣返的平潭人与福州人为争取渔船所有权械斗所致”。

8月7日,台湾红十字会副秘书长常松茂代表秘书长陈长文打电话给我红十字会秘书长韩长林:建议今后在台海中线交接遣返,具体问题可在第三地研究。这个电话是以后促成金门商谈的一个最初的信号。

8月8日,陈长文传真给韩长林,称“本会拟与有关单位协调,研究一套由本会参与大陆居民留置及遣返作业的方式,以昭公信,如贵会将来亦能配合派员洽借民用船只驶至海峡中线以西某一经双方联系之地点,接回为我方遣返之大陆船只,护送其返回大陆,当有助于人道精神之发挥、责任之厘清,避免误会之发生,还望从优考虑惠复”。该传真还表示,“此后我方经海上遣返大陆居民时,本会亦可能逐批提供名单,供贵会参处”。8月10日,韩长林发传真给陈长文,告之“我们原则同意您提出的有关红十字会今后参与人员遣返的建议,具体办法待与有关部门研商后另告”。这个传真是对最初的信号表示的一个积极的态度,预示两岸红十字组织有可能合作。

然而,正在两岸为25人惨案闹得沸沸扬扬之际,台湾方面为洗刷自己的责任,不得已“公开”遣返作业,并表明自己“人道”之际,又发生了另一起惨案。8月13日,台湾海军押送福建“闽平渔5202号”渔船驶回福建。在台湾基隆港以北13海里处,军舰与海船相撞,渔船断裂翻覆,船上被遣返的50名福建人,有21人溺毙。“闽平渔5202号”关置人员的船舱钉有木板。据获救者说,船在被撞前,原先被关在舱内的人已弄掉了封舱木板,登上船面,否则必被封死在舱内,死伤将更为严重。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8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