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潜艇88毫米/105毫米甲板炮和防空炮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潜艇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邪恶的“海狼”神出鬼没,把一艘艘同盟国船只送入海底。在袭击中,鱼雷似乎成了惟一致命的武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海狼”的利齿
迄今为止,很多人对潜艇战存在误解,认为潜艇会躲避在水下,用一条接一条的鱼雷攻击船只。其实由于鱼雷十分宝贵(以德国的IXC型远洋潜艇为例,一次只能携带22枚鱼雷,早期潜艇装备的鱼雷更少),因此大多数艇长会把它留在救命时使用。通常,德国潜艇会对船只发出警告,待船员离船后再上浮用甲板炮攻击。如果对方是有武装,潜艇会用鱼雷把它击伤后,再以火炮来收拾残局。
二战期间,德国的I型、VII型、IX型和X型潜艇都装备了威力强大甲板炮,每艘潜艇都在指挥塔围壳前安装有这种武器,技术熟练的操作手可以用15-18发/分钟的速度射击。甲板炮通常由潜艇第二值更官率领的3到5人操作,攻击目标是那些已受重创或吨位较小的船只。使用甲板炮时,潜艇必须处于无空中威胁的正常水面航行状态,同时还需要3名艇员在甲板上排成一排从控制舱下方的主锁柜中将炮弹传送到火炮处。潜艇的甲板上有一个小型的水密弹药锁柜,这样在命令下达后火炮可快速反应、及时射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