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人民战争:八路对付鬼子炮楼的三板斧(6)
最常用的就是约定内应的站岗时间,某个夜晚,内应点只烟什么的,给游击队个信号,门悄悄的打开,八路就进来短兵相接,手榴弹可筒子扔,离开乌龟壳,伪军和日军的装备优势无从发挥。后来,日军干脆不相信伪军,假如有混合驻防,各放各的哨兵,日军单独守备。但八路还能找到机会,比如运动到据点墙下,门边,等早上开门的时候,一拥而入,劈头盖脸的手榴弹开路,据点还是被攻克了。还有披老虎皮吓人,众所周知,老八路的战斗力很强悍,隔三差五的就有人去伪组织那里吓唬一声,老八路来了。
惹不起我躲的起,稍微实力差点的日本人都选择了闭嘴,那奉日本鬼子当东洋爸爸的伪军更老实,有的时候,是真八路下山了,更多的时候,假消息而已,可宁可信有不敢信无的敌人秉承一个至高无上的原则,小心为上,保存自己。
那游击队或地方武装就充分利用这点—恐惧心理,把准备送给八路的新军装穿起来,把旧军帽戴上去,找点木头削巴削巴,弄点锅底灰,做几挺重机枪、迫击炮玩玩,然后找几个南方口音或陕西口音大声咋呼几句,拉响个把偷偷埋在炮楼外壕的地雷,这样声音有了,特效也有了,假如再用个机枪或掷弹筒再听个响,你们是要死还是要活,不少时候,伪军就自己乖乖的出来投降了。
伪军有日军督战战斗力还是可以的,守备依托工事勉强胜任,进攻白刃玩命就差的很多。败坏士气,首先溃逃的基本是它们,在历次需要的战斗里,伪军一般都是配属日军战斗,起凑数作用,而日军则当救火队,这个我在以前的帖子里有过阐述,一旦离开工事,没有东洋爸爸壮胆,伪军的战斗力甚至不如八路的区中队,伪军待遇和士气都很差,加上装备和战斗力低下,一贯是被敲打的重点照顾对象,所以伪军后期的补充主要当地出国民兵—日本版本的抓壮丁,那就更靠不住。日本担任守备的混成旅团的部队的人员素质相差很大,但基本上说,仍比大多数中国军队好,日军通常把战斗力强的分队派遣出来作战,而战斗力差的留下守据点,这也是无奈的办法,日本的兵员素质下降的很快,因为阵亡的一般都是最勇敢的,新补充的通常没有接受预备役训练,到42年以后,日本国内已经没有合格的陆军预备役人员,少年兵,胡子兵都进了部队,相对精干点的去了野战主力,绝大多数只能用来防御,守工事。
围困是经常的,但是攻击却不是经常的。大多是为了战术需要而围困,暂时封锁就是了,你不下来我也没法子,咱们井水不犯河水,为什么说井水不犯河水,关键是没有那本钱,一旦守军发狠,不计伤亡消耗的蛮干,负责封锁的部队吃不住的可能性很大,毕竟,要枪没枪,要弹没弹,就人多,主要是靠地雷的威吓和手榴弹,只要人家愿意用人命换地雷,那就只有看人家进出了,单说人多,可面对子弹,人多人多有个屁用,一般能暂时相安无事—短时间围困,伪军也不想出去自己找枪子,那就算了。可有的时候,当八路觉得有点底气,那故事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