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啸雨林:15军第7侦察大队的南疆作战行动(6)
马鹿塘位于骑线点越方约2公里处。该地区北高南低,高差900多米,坡度达60-70度,植被茂密,茅草高于人体,隐蔽条件较好。马鹿塘以南地区为越军247团驻守。观察发现:1294高地、1362高地常有越军活动,并有零散人员下阵地砍柴、取水。为了进一步查明该地区敌情、地形,有效打击敌人,我侦察队决心以一个连的兵力,从1716.3高地出境,秘密进入马鹿塘附近,对该地区实施渗透侦察、寻机捕俘,并视情况引导炮兵对其实施火力袭击。
定下决心后、侦察队在1601高地开设了观察所,组织观察45天。指挥组长郭元先、中队长殷义水先后3次带领骨干勘察地形,拍摄了地形照片,并在此基础上拟定了侦察方案。即第一步:逐段搜索,查明1294高地、1362高地及附近地区敌兵力部署,特别是阵地之敌活动规律;第二步:选择有利地区设伏,寻机捕俘;第三步:不利我捕俘时引导炮兵射击,杀伤敌有生力量。战斗编成为8个组:排长包培斗带领工兵8人组成破障组,负责开辟通路;连长朱加林带侦察兵10人组成侦察捕俘组,查明敌情,寻机捕俘,听令引导炮兵射击;副连长王景春带10人组成掩护组,随侦察捕俘组跟进,掩护其战斗行动;高机组配置在1601高地西北500米处;副指导员李树凯带接应组18人配置在1716.3高地北侧;100迫击炮3门配置在卡房角东北200米处,152榴弹炮在黄瓜坡东侧公路占领阵地;指挥组在1601高地开设。方案预想了25种特殊情况,侦察队3次组织了沙盘推演,选择相似地形组织了4次模拟训练,并与守备2团炮营进行了协同。
12月19日3时40分、出境分队隐蔽进至卡房角待机地域,派出警戒,堵路卡口,封锁消息。9时、指挥所在1601高地开设,组织破障组秘密开辟通路。20日17时、进至1716.3高地东南侧200米处,排雷13枚。尔后派出警戒就地露营潜听。21日7时副大队长高满船、教导员李应魁组织侦察捕俘组、掩护组越境渗透。13时20分进至1679高地北侧60米处,遇大面积雷场,在地形对我不利,无法绕道的情况下,采取分组轮换作业的方法,每人作业20分钟,战士骆兴力1人排雷27枚(其中压发雷12枚)。22日9时20分、侦察捕俘组占领了1549高地。组织观察、发现马鹿塘东侧植被被烧毁,不利我继续渗透,即组织对1294高地、1362高地、修仁、南并、南丁、1508高地、1731高地实施观察。
22日9时50分、观察发现1294高地、1362高地有40余名越军抬运木料,构筑工事。10时5分、指挥组即令侦察捕俘组引导我100迫击炮、152榴弹炮对暴露之敌突然炮击。第一次急促射54发炮弹覆盖目标,当场炸死炸伤敌10余人。尔后向纵深5个目标转移火力。12时10分,敌迫击炮向1549高地、1308高地、1716.3高地反击,3次发射炮弹20余发,1362高地零星散兵向1549高地方向射击,其纵深火箭炮向我滑石板炮击8发。12时16分、出境分队根据指挥组命令,在高机、炮兵火力掩护下,封闭通路,交替回撤,13时48分、撤至1716.3高地。20时30分我侦察队全部撤至河边寨。23日8时安全返回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