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啸雨林:15军第7侦察大队的南疆作战行动(3)
3日5时25分至10时10分、先后有28批125人、94头(匹)牛、马通过伏击区向爱头方向运动,其间有两批6名越军与20多名越民混杂一起,为避免伤及越民而将其放过。10时10分两名越军一前一后向伏击区运动,指挥组即令做好战斗准备、并将敌距伏击区的距离及时通报捕俘组,10时16分、两名越军进入伏击区,王忠良即按动“鬼子懵”(用黑色火药制成的烟火发射器)开关,捕俘手同时跃出,两敌见此景分别前奔后逃。前敌跑出约15米、捕俘手李俊学用微冲将敌击中,随即将敌捕捉上铐并进行包扎。后敌回逃约40米、左翼警戒组赵文富等4名同志集火将其击毙。此时200多米外的越民一片喊声,997高地哨兵开枪报警,空龙民兵已出动,指挥组令其打扫战场,立即押俘回撤。
10时20分按伏击组、救护组、掩护组依次后撤。10时35分、发现空龙方向部分越军及武装民兵10余人向伏击区追击,此时指挥组令高机和迫击炮分队以猛烈火力拦阻追击之敌。10时45分、爱头民兵20余人沿小路下山欲断我退路,我高机火力压制,迫敌停止追击,敌占领阵地射击。11时43分、发隆敌炮兵开始对我进行还击。12时15分爱头重机向我射击。12时38分至14时、大丫口敌炮兵数次向我射击。我境外各组在我炮火掩护下,迅速隐蔽回撤。14时20分撤至境内时伤俘因流血过多生命垂危,经抢救无效死亡。4日13时10分我侦察队返回驻地。
坚守1426高地防御战斗
1985年9月5日,原昆明军区第七侦察大队6人,在中越边境1段13号界地区勘察地形,选择设伏地点时,与渗入我1432高地地区的越军触发交火,激战25分钟,毙敌2名,伤敌不详,缴获苏式冲锋枪2支,手电筒13只。战斗中我亡2人(朱道泉、王勇)。
1段13号界地区,为我军防御间隙地段,该地区地形复杂,杂草丛生,隐蔽条件较好。当面越军经常以小股兵力渗入我境,进行侦察袭扰活动。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我侦察队领导决心首先查明该地区的敌情、地形、道路等情况,掌握敌人的活动规律。尔后、选择有利地形,以伏击手段打击敌人。
8月18日、侦察中队长殷义水带领侦察组5人,在1353高地开设观察所,实施观察。同时、对附近的村寨进行深入调查、询问。掌握了越军小股兵力(5-7人)经常渗入我境的情况,即决定在13号界附近地区,派出侦察组实施抵近观察,勘察地形、选择设伏地点、并制定了勘察方案,编成勘察组、警戒组。行动前进行了认真的准备,2次在图上研究方案,选定了勘察路线,停留观察点及活动区域,研究了对各种情况的处置方法。为隐蔽企图,侦察组化装成边民,所带武器分别隐蔽在背篓和背囊内,并挑选2名民兵担任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