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通用类)(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分类: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高中,
品牌: 陈艾霞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20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122057534/9787122057532
·条形码:978712205753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化学(通用类)》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是为适应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发《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化学(通用类)》共十二章,主要内容有: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常见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烃、烃的衍生物、糖类、蛋白质、高分子化合物等,还包括学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化学(通用类)》考虑了初学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理论以够用为度,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实践性强,充分体现了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特点。《化学(通用类)》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也可作为厂矿企业从业人员化工安全培训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化学(通用类)》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目录
绪论
一、走进化学
二、化学课程的任务
三、如何学好化学
阅读材料
一、诺贝尔
二、电子计算机与化学
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
第一节 原子结构
一、原子的组成
二、同位素
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阅读材料
一、神话般的能源——反物质
二、同位素和其他核技术的应用
习题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律
二、元素周期表
三、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阅读材料
一、一副彩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二、元素与人体组织
习题
探究实验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第三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
二、共价键
阅读材料烫发的原理
习题
第四节 化学基础实验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二、化学品使用安全标识
三、化学实验安全措施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物质的量
第一节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阅读材料创立分子学说的阿伏加德罗
习题
第二节 摩尔质量
一、摩尔质量定义
二、有关计算
阅读材料纳米与未来
习题
第三节 气体摩尔体积
一、气体摩尔体积定义
二、有关计算
习题
第四节 物质的量浓度
一、物质的量浓度及计算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阅读材料溶液浓度
习题
第五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习题
实验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实验二溶液的稀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阅读材料催化剂——化学反应中的魔术师
习题
第二节 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二、化学平衡移动
三、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阅读材料
一、洗涤剂的有效利用
二、人体内输氧过程中的化学平衡
习题
探究实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主要因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解质溶液
第一节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一、电解质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三、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阅读材料侯氏联合制碱法
习题
第二节 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
一、水的离子积
二、溶液的pH
阅读材料一、酸雨
二、pH与日常生活
习题
第三节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一、离子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
阅读材料离子反应的应用
习题
第四节 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一、盐的水解类型
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三、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阅读材料一、盐溶液的配制和结晶
二、水解在生活方面的应用
习题
实验溶液pH的测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阅读材料科学家法拉第
第二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
阅读材料一、照相术
二、话鞭炮
习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非金属单质
一、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特征
二、常见非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三、常见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阅读材料一、氯气的发现
二、“神算子”和“知识库”——硅片
习题
第二节 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
一、氨气
二、硫化氢
三、氯化氢
阅读材料室内空气中氨气的来源
习题
第三节 非金属氧化物及含氧酸
一、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及硝酸
二、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及硫酸
阅读材料一、臭氧
二、干冰
习题
第四节 重要非金属离子的检验
一、碳酸根离子
二、硫酸根离子
三、卤离子
四、铵根离子
阅读材料防止饮食中的亚硝酸盐中毒
第五节 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减少酸雨的好方法——烟气脱硫
第六节 氟、碘与人体健康
阅读材料一、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二、教你识别真假碘盐
第七节 用途广泛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阅读材料新型陶瓷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常见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单质
一、钠
二、铝
三、铁,
阅读材料一、点石成金的典故
二、金属铝史话
习题
第二节 金属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一、铝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
二、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阅读材料一、铁与人体健康
二、铝对人体的危害
……
第八章 烃
第九章 烃的衍生物
第十章 糖类
第十一章 蛋白质
第十二章 高分子化合物
附录
参考文献
元素周期表
……[看更多目录]
序言本教材是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按照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要求编写的;教材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文化的新成就,适合我国国情,遵循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符合中职学生身心和学习特点,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职业教育特色鲜明。
本教材准确把握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在知识点的选取上,注意淡化理论、降低难度、强化应用、贴近实际,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材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大量运用工业化生产或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贴近生产、生活,反映前沿;在教材的表现形式上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新颖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在栏目设计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情境教学,设计了“学习指南”、“看一看”、“想一想”、“小知识”、“学生实验”、“探究实验”、“阅读材料”、“趣味实验”、“习题”、“本章小结”等多类型栏目,提出大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从学生熟悉的化学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主要以案例为主,提供了足够的填空之处,让学生随时记录现象、结论和体会等,从而改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教师、教材三者交互的特点。
本教材在编写模式、内容选取、编排等方面力求创新。
首先,在每章开始都有一段简短的导语,激发兴趣,引导学习。
“学习指南”帮助学生了解教学要求,明确主要学习任务。
“看一看”以直观的图片或概括的文字创建学习情境。图片起到了加强直观性、增大信息量与文化内涵等作用,关联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启迪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一想”栏目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具体事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与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或新知识的增长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准备;该栏目还会出现在一节的结束处,要求学生围绕与所学知识有关的问题进一步思考,巩固、升华所学知识,提高综合与运用能力。
“小知识”以简洁的文字介绍了一些常识,并注重与社会实践联系。这些内容既促进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又丰富和扩展了化学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支持,也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
文摘插图:


人类生活在化学的世界中,理所当然要了解化学。
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的化学变化取决于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化学性质又由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所决定。所以,化学是人类探索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化学学科本身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推动着其他学科的发展及相互渗透。
化学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及分析测试技术,不仅为化学科学本身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且在其他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与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健康密切相关。化学工作者借助于化学工业制造出数不胜数的化学产品。色泽鲜艳、质量上乘的服装面料是化学染料、合成纤维对化学的一大贡献;粮食、蔬菜的丰收和品质的保障,有赖于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生产和使用;现代建筑所用的石灰、水泥、涂料、胶黏剂、装饰材料、玻璃和塑料等都是化工产品;现代交通工具,不仅需要汽油、柴油做动力燃料,还需要添加剂、防冻剂、润滑油和合成橡胶等,这些都是石油化工产品。此外,人们需要的药品以及洗涤剂、牙膏、美容化妆品等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也是化学产品。这些化学制品和化学物质几乎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方便。
我们热爱化学,因为这门科学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功绩为我们现代生活带来了便利,化学也许是人类最美好的科学。当前一些重大的工业过程基本上都是基于化学过程;世界专利发明中有20%与化学有关;发达国家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研人员中,化学与化工专家占一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