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昌医论医案集

分类: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临床学,综合,
品牌: 张大昌
基本信息·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页码:31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0773109X/9787507731095
·条形码:978750773109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张大昌医论医案集》原名《经法述义》未曾公开发行。经过诸弟子修订增补予以出版。《张大昌医论医案集》内容包括医哲心法、三十六脉略述、《汤液经法》拟补、处方正范、病证论治、方剂浅述、急证方、验案医话、验方集、药性四言韵语、长沙马王堆汉墓针灸医经动生病考、月令物候述及附篇等内容。《经法述义》从其本质上说是张大昌医学著述的总辑,从中我们可以略窥其学术门径。书中不但有临床方面的宝贵资料,而且在医理与哲学层次上都有深刻的思考。
作者简介张大昌,出身于中医世家,家中藏方万卷,上起轩岐仲景,下至宋清,诸家医籍无所不有。尤其对《伤寒论》、《金匮要略》、《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街头下毒以方,背诵纯熟,运用自如,临床四十余年,应用仲景、弘景之方,得心应手,疗效卓著。
编辑推荐张大昌先生对诸子百家、诸家经典无不精通,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医理精辟。为了继承、弘扬中医学术之精华,造福人类,他于1974年将家藏三代的古经方佚书:陶弘景撰《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一书,无私奉现给中国中医研究院。他一生深契《汤液经法》之旨,潜心研究,精益求精。为了继承先师遗愿,《张大昌医论医案集》编者将他撰写的《医哲心法》、《诊疗述要》、《三十六略述》、《汤液经法拟补》、《处方正范》及医案、医话等资料(其中有先师记录本,也有弟子间的抄本),经整理、校订、编辑成:《张大昌医论医案集》。
目录
第一章 医哲心法
序
第一节 理论释义
第二节 诊疗述要
第二章 三十六脉略述
序
第二节 总义
第二节 下释二十四内脉意
第三章 《汤液经法》拟补
序
第一节 十二神方
第二节 神方释义
第四章 处方正范
序
第一节 方药概说
第二节 药品选定法则
第五章 病证论治
第一节 证治辨
第二节 疾病论
第六章 方剂浅述
第七章 急证方
序
第一节 内科急症
第二节 外伤急症
第三节 其他急症
第八章 验案
整理说明
第九章 医话
第一节 阴阳五行论
第二节 经典医籍论
第三节 病证辨析
第四节 证治心法
第五节 潜方用药
第六节 用药心理
第十章 验方集
第十一章 药性四言韵语
序言
第十二章 长沙马王堆汉墓针灸医经动生病考
序
第十三章 月令物候述
第十四章 张师弟子临证选录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一章
第一节 理论释义
一、论医哲关系及其理事体用
阴阳五行学说,哲学也,此学为万事之宗,岂但医家区区一派哉。然医者,科技事也,阴阳五行为其理,如证之以实事,则必准以科学。医学不能脱离哲学而存,但若只尚空谈于理,而昧于实验之事,则无济也。以此治医,则如认指为月,以月为指,非但无益,反受贻误也。譬如说食,科学事也,为汤为馔,说食难饱,汤馔果腹乎?奕有兵机,兵果奕乎?戏有人情,戏果人事乎?
脏腑、经络为医家之基础学,五脏为阴,六腑为阳。经络则太阳、少阳、阳明为三阳经,太阴、少阴、厥阴为三阴经。脏腑、经络存于内,其功能变化显现于外,故脏象经络学说出,依此外显之迹占验诸病,识其脏腑经络之平变而调之,即医家之事也。
辨证候之类别、部位、反射、性质,诸如八纲、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脏腑、气血津液等辨证之学说,为诊断学也。依辨证结果决生死、处百病,随其证而治之,以期康复,此为医家之本体也。
掌握药物性味归经和处方学说,及针灸、汤浴、按摩、刀割、祝由等医技所宜,按病人情况而施治,则可药到病除,治必有效。利国利民之目的臻,医家之用显矣。
《内经》一书,详于理法,而略于方药,但仍不失为理事体用具备,故为医家之经典也。所言阴阳五行、气象、天文者,医之理也;脏象、经络、营卫气血,医之事也;色脉、证候虚实,医之体也;治法补泻,疏散导引,药物之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十三方和医案,医之用也。读《内经》者,当如此着眼。
此理事体用四项,医家之道尽矣。虽然理为道统,如圣王理政于上,经法典范,洋洋大法,只道于君子,不明于民士,但知执斧锯绳墨而施事于术,功成而不知其然,此何责乎?愚妇愚夫,守纯贞于草莽下,此何责乎?抉择事体,当体谅其情,不如斯者陋矣。论虽彬彬而无术,何足为美?为医而大夸其言者,不乏其人,学者当慎识之。
(一)阴阳
《黄帝素问》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易经》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易传》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返终,故知生死之说。”
1.阴阳之理事
阴阳:如近代术语“矛盾”者是也。此中含有四性。对性:如天地、男女、明暗、大小等,皆相对而言。互性:如上所引皆相依而成,不能单立。如医经云:“阳中有阴、阴中有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