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的科学

分类: 图书,科学与自然,科普读物,综合,
品牌: 普雷斯
基本信息·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页码:427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544312860
·条形码:9787544312868
·包装版本:2004年9月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24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游戏中的科学》是德国最经典的科普读物之一,从1964年出版至今畅销不衰,仅精装本从1967年到1995年就再版了21次之多。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芬兰、印度、日本、韩国、以色列……很多国家都有这本读物的译本。这本书还是家庭关系的黏合剂、教师的好帮手,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书中设计的小实验,指导孩子或者和孩子可以一起做游戏,分享快乐,成为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得力伙伴。
该书以400多个游戏帮你解开自然科学的秘密,了解自然科学的规律,探索动植物的行为方式。
所有这些小游戏都简单得令人吃惊,操作起来也毫不费力,实验所用的材料和工具就在你的身边。这些妙趣横生的小游戏看似简单,其中却隐藏着并不简单的科学原理,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学习科学知识,激发对科学的巨大兴趣,也开阔了孩子的眼界,培养了孩子的实际动手能力。本书为每个游戏提供了详尽的说明和图解,启发孩子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在游戏中走近科学,是一把开启科学不可或缺的钥匙。
作者简介王泰智,曾任中国驻德国汉堡总领事。曾在前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奥地利等国驻外机构工作。与夫人沈惠珠已出版译著50余种。具有代表性的有《奥地利童话》、《愤怒书尘》、《茜茜公主》、《悲怆交响曲》等。
沈惠珠,合译《大话侦探》。
媒体推荐专家点评——《游戏中的科学》
《游戏中的科学》内容涉及数理化、天文、地理、生物各学科领域,分20多个专题,400多个项目,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可读性强,可操作性强,能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科学,在实验中收获乐趣,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科学的熏陶,潜移默化;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必将发芽、开花、结果。
——中国科技馆馆长 王渝生
《游戏中的科学》与一般的科普书不同,它让所有的人都可以动手参与,不管是父母还是小孩,老师还是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科学,在实验中收获乐趣,既让孩子长了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又轻松快乐,我愿意推荐给每一个家庭和中小学校,大家都来读读这本书!
——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前校长、教授 王梓坤
长期以来,不论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家长和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以权威自居,家长与孩子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很难沟通。虽然也有一些家长和教师开始有与孩子平等交流、相互学习的愿望,但是他们不知从何下手。《游戏中的科学》为这些家长和教师创造了相互沟通、交流、学习的条件,通过家长与孩子、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个个实验,孩子们将对科学实验产生兴趣、增长知识,同事家长和教师将在实验中发现孩子的长处,从另一个方面更加深入认识和了解孩子。
总之,这些实验将为家长与孩子、教师与学生沟通提供一个个有趣的话题。父母与孩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科学、在游戏中互相了解,在游戏中增进情感,在游戏中共同进步。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梁威
海南出版社引进《游戏中的科学》正当其时。从辛亥革命前后有人提出"科学大众化"、"科学下嫁"运动,至今已百年,中国的科学普及及事业经历了多次高潮低谷。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科普如何与时俱进,我认为娱乐经济中至少因改有科普一席之地。我们需要好玩的科普。孩子们更需要好玩的科学实验,好玩才吸引动手,动手才能汲取知识……
娱乐科普更符合我们的国情,在我国中西部没有科学场所的地区,花费不多,只要一册《游戏中的科学》在手,就能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科普。
——北京科技记协 理事长 黄天祥
创新时民族的希望,使子女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更是所有父母的愿望。而创新意识应从小培养,让孩子在“做中学”,在活动中体验,从而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进而创新。而《游戏中的科学》恰恰为老师和父母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科学,在实验中收获乐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清楚的知道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不仅仅在课堂,也不仅仅在课本,丰富的课外阅读,有趣的实验活动更有益于学生积累知识,增长才干,而这本书,集知识学习与游戏及动手实践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
——光明小学校长 特级教师 刘永胜
名家点评
书评
快乐与智慧兼得
--评《游戏中的科学》
文/张开逊 中国科协常委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研究员
今天和古代最大的区别是有了科学,科学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然而科学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并不那么亲切,科学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却离人们的常识越来越远。抽象的专业名词,深奥的概念术语,以及那许许多多看不懂的符号公式,像一道无形的墙把它和公众远远隔开,似乎科学只是高楼深院里那些皱着眉头的学者们不为人知的神秘活动。人们生活在科学之中,然而很难亲手探究自然,体验科学,感悟发现之美。
海南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德国学者汉斯·尤耳根·普雷斯风格迥异的书,书名叫做《游戏中的科学》。它呈现给读者400多个精彩的科学探索游戏,任何人都可以按照书的指引,在最普通的地方以最普通的方式愉悦地探究科学。人们会在好奇心驱使下,不知不觉走进科学的后院,大自然突然变得那么亲切,那么容易理解。这时,会发现科学殿堂没有门槛。
这些有趣的科学游戏,许多是历史上科学大师们当年做过的经典实验,有些是最近新发现的自然现象,还有一些是生活味十足的科学趣事。做这些游戏的时候,人们会陶醉在科学之中,也许会萌生新的科学构想。
这本难得的书可以作为以科学休闲的读物,使忙碌的人生小憩片刻,享受一把探究的快乐。书中的实验安全、简便、形象、直观,结果常常出人意料,每个游戏都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使人津津乐道,举一反三。它们可以作为中学和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素材,成为物理、化学、生物和数学课生动有趣的实例。书中列举的妙趣横生的实验,可以作为我国基层科技馆的展品,以它为蓝本,能够以非常少的资金投入建设公众喜爱的科学乐园。
游戏令人快乐,科学使人智慧。在游戏中亲历科学,感受窥探自然奥秘的喜悦,可谓至高精神享受。
编辑推荐《游戏中的科学》以400多个游戏帮你揭开自然科学的秘密,了解自然科学的规律,探索动植物的行为方式。所有这些游戏都简单得让你吃惊,所使用的工具就在你的身边和家里。本书还为每个游戏提供了详尽的说明和图解,使你的实验轻而易举,快乐无穷!
书中提供的400多个小游戏,家长和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来练习,并给孩子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做,如果条件具备,由孩子独立完成更好。
当然了,如果老师能够组织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游戏秀",那效果和气氛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不妨想象一下,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纷纷登场亮相,拿出自己的绝活,像哈利•波特那样,披上斗篷,摆好道具,像变戏法一样给大家表演自己的神奇小游戏,那场景该有多么动人多好玩!
获2004年科学时报年度佳作奖
获2005年国家图书馆文津大奖
适合阅读人群:中小学生及其教师
目录
天文类
用植物做试验
化学类
电流
静电现象
空气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让我们一起动手开始做游戏
小朋友们,你可知道怎样用火柴点燃铁丝?如何将胡椒粉从盐堆里分离出来?为什么鸟睡觉时不会从树上摔下来?怎样用手表判断方向……答案就藏在《游戏中的科学》,现从书中摘录6则游戏,come on,让我们一起动手开始做游戏吧!
游戏选登
▲游戏72.水中的硬币(插图)
把少许水倒入盘中,放入一枚硬币。怎么才能把硬币取出来,而手既不许接触水,又不能把水倒出来,怎么办呢?
材料或道具:盘子、玻璃杯、硬币、纸片、火柴
实验操作:把一张纸片点燃,放入玻璃杯中,把杯子倒放在盘子里硬币旁边。玻璃杯中的水开始上升,最后全部进入杯中,取出了硬币(动脑筋仔细想一想,为什么)。
科学原理:纸片燃烧时,部分被加热而膨胀的空气从杯中溢出。杯子倒放后,因缺氧使火焰熄灭,杯中的气体冷却,因而压力下降;为保持气压平衡,外面具有正常大气压的空气想进来,于是把盘子中的水挤进杯中。
注意事项:注意用火安全,8岁以下儿童请在家长指导下进行实验。
▲游戏97.飘在空中的水
怎样让水飘在空中,不落下来?
材料或道具:玻璃杯、平塑料盖
实验操作:把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个平的塑料盖盖在上面。按紧盖,把杯子一下倒转过来。把手拿开,塑料盖却贴在杯子上,挡住了杯中的水流出。(动脑筋仔细想一想,为什么)
科学原理:在一只10 厘米高的杯子里,水对塑料盖每平方厘米产生的重量为10克(因为一立方厘米的水重一克)。而盖外面的空气对每平方厘米的压力却达1000克。它比水的重量大许多倍,因而死死顶住了塑料盖,既不让空气进入,也不让水溢出。
▲游戏127.热点
材料或道具:厚瓷茶杯、软木瓶塞、火柴、叉子
实验操作:用一根火柴插进一个软木瓶塞的末端,在瓶塞的两侧插入两把叉子(略成角度)。然后把火柴放在一只厚瓷茶杯的杯沿上,让所有这些物件在上面保持水平平衡。如果把火柴点燃,会怎么样?这些物件会掉下来吗?(动脑筋仔细想一想,为什么)
科学原理:只要有重心支持,任何物体都会保持平衡状态。由于叉子的弓形状态,使其重心正好处于杯沿位置。如果你点燃火柴,它只能燃烧到杯沿。然后它就会由于瓷器的良好导热性能而熄灭,平衡仍会保持下去。
注意事项:注意用火安全,8岁以下儿童请在家长指导下进行实验。
▲游戏54.潜水钟罩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