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名译插图本丛书:杰克·伦敦小说选(名著名译插图本丛书)(Jack London Selected Stories)

分类: 图书,小说(旧类),外国小说,综合,
品牌: 杰克·伦敦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340 页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702004087X
·条形码:978702004087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名著名译插图本丛书
·外文书名:Jack London Selected Stories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名著名译插图本丛书:杰克·伦敦小说选》作者从1900年起,发表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开始在美国文坛上立足。这之后,他根据在英国的见闻写成了《深渊中的人们》,在欧美读者中引起震动;同年,《荒野的呼唤》问世,畅销美国及其他国家;第二年,他又写出了名著之一《海浪》,接着是《白牙》。1909年,他的代表作《马丁·伊登》发表。
在美国作家中,杰克·伦敦可谓是多产的, 他在16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150多篇短篇小说和19部长篇小说,加上其它文章,他的全集达49卷。杰克·伦敦以自己的创作实力在美国文坛赢得了声望。
作者简介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年1月12日~1916年11月22日)原名为约翰·格利菲斯·伦敦(John Griffith London),生于旧金山,他来自“占全国人口十分之一的贫困不堪的底层阶级”。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他的作品不仅在美国本土广泛流传,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著有《马丁·伊登》《荒野的呼唤》(或译《野性的呼唤》)等50多本书。
杰克·伦敦24岁开写作,去世时年仅40岁。十六年中他共写成长篇小说19部,短篇小说150多篇,还写了3个剧本以及相当多的随笔和论文。这些作品共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陌生又异常广阔的世界:那荒凉空旷又蕴藏宝藏的阿拉斯加,波涛汹涌岛屿星罗棋布的太平洋,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线,形形色色的鲜活人物,人与自然的严酷搏斗,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杰克·伦敦的创作,笔力刚劲,语言质朴,情节富于戏剧性。他常常将笔下人物置于极端严酷,生死攸关的环境之下,以此展露人性中最深刻、最真实的品格。杰克·伦敦赞美勇敢、坚毅和爱这些人类的高贵的品质,他笔下那“严酷的真实”常常使读者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病榻上时,曾特意请人朗读小说,其中就有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列宁给予这部小说很高的评价。
[编辑本段]写作风格
他的作品独树一帜,充满筋肉暴突的生活和阳刚之气,最受男子汉的欢迎。有人说在他之前的美国小说大都是为姑娘们写的,而他的作品则属于全体读者,不但普通读者欢迎,就是大家闺秀们也喜欢放下窗帘关上大门偷偷去品味他那精力旺盛、气势逼人的作品。
媒体推荐书评
一百多年前,加拿大小城道森曾热闹非凡。淘金潮裹挟着各色各样的人流过道森城,他们来了, 又去了,道森城收留过他们,又遗忘了他们——只有一个人例外。一八九七年秋天,一位二十一岁的美国青年杰克·伦敦也曾在道森城的街头徘徊。他的黄金梦最终终破灭了,右是,道森城忘掉了众多的得意者和失意者,独独记住了他。
编辑推荐《名著名译插图本丛书:杰克·伦敦小说选》作者杰克·伦敦,是著名的美国小说家,他一生共创作了约50卷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荒野的呼唤》、《海狼》、《白牙》、《马丁·伊登》和一系列优秀短篇小说《老头子同盟》、《北方的奥德赛》、《马普希的房子》等。他作品中的现实主义风格和多格化的题材,以及强烈显来出来的作家的独特个性,多少年来一直深深吸引着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读者。
目录
寂静的雪野
为赶路的人干杯
一千打
热爱生命
女人的刚毅
黄金谷
有伤疤的人
北方的奥德赛
荒野的呼唤
马普希的房子
叛逆
意外
有麻风病的顾劳
在甲板的天蓬下面
一块牛排
疑犯从宽
墨西哥人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寂静的雪野
寂静的雪野
“卡门支持不了两天啦。”梅森吐出一块冰,愁闷地打量着这个可怜的畜生,然后把它那只脚放到他嘴里,咬掉在它脚趾中间结得很牢的冰块。
干完了这件事,他把它推到一边,说道:“我从来没见过一条狗,取了这样一个怪里怪气的名字,还会中用的。它们总是一天天衰弱下去,给沉重的负担压死。你看那些名字取得比较得体的狗吧,譬如说卡西亚,西瓦什,或者哈斯基吧,它们出过毛病没有?没有,老兄!
你瞧苏克姆,它……”
忽地一下!那只精瘦的畜生猛地跳起来,它的雪白牙齿差一点没咬中梅森的咽喉。
“你想咬我吗?”他用狗鞭的柄,对着它耳朵后面,狠狠打了一下。
那条狗立刻倒在雪地里,轻轻地哆嗦着,从它的牙齿上滴下黄色的口涎。
“我是说,你瞧瞧苏克姆——它多么精神。我敢打赌,不出这个星期,它一定会吃掉卡门的。”
“我敢跟你另外打一个相反的赌,”马尔穆特·基德把放在火上化冻的面包翻了个个儿,说道。“不等我们走到头,我们也一定会把苏克姆吃掉的。你怎么看呢,露丝?”
那个印第安女人往咖啡里放下一块冰,让末子沉下去。她瞧了瞧马尔穆特·基德,瞧了瞧她丈夫,又瞧瞧那几条狗,可是没有回答。这种事一看就明白了,用不着回答。眼前还有两百英里没开辟过的路,粮食勉强够吃六天,狗吃的东西一点也没有了,当然没有别的办
法。两个男人同一个女人围着火,开始吃起少得可怜的午饭。那几条狗仍旧套着皮带卧着,因为这是午间休息,它们瞧着人一口一口地吃,非常嫉妒。
“从明天起,不吃中饭了,”马尔穆特·基德说。“我们得好好留神这些狗——它们变得凶起来了、它们一有机会,就会一下子把人扑倒的。”
“从前,我也当过美以美教会的主席,还在主日学校山教过书呢。”梅森文不对题地说完这句话之后,就只顾望着他那双热气腾腾的鹿皮靴出神,直到听见了露丝给他斟咖啡的声音才惊醒过来。“谢谢上帝,我们总算还有不少茶!先前在田纳西州,我亲眼看见茶树长
大的。现在,只要有人给我一个热乎乎的玉米面包,我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呢!露丝,别担心,你不会挨饿很久了,也不用再穿鹿皮靴了。”
那个女人听到他这样悦,愁容就消散了,她眼睛里流露出对她的白人丈夫的一片深情——他是她见到的第一个白种男人——也是她认识的男人里第一个对待女人比对待畜生或者驮兽要好一点的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