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概论
分类: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哲学理论,
作者: 曾春海等编著
出 版 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44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762802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台湾地区四位有着对中国哲学长期研究的教授,首次集体合作所撰成的《中国哲学概论》一书,是一部深入剖析中国哲学中形上学、逻辑与知识论、伦理学、美学与政治哲学向度的精作。各章节脉络均有内在理路的密切联系,前后融贯。对中国哲学的五大课题,以殊途同归的路径,本天道立人道为主轴,诠解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真实自性、存在及意义的根源、自我与他者可=为际性脉动精彩而多样的价值生活。作者在书中不仅绍述了中国哲学的特质、意义和价值,还关切了中国哲学未来去向的展望。本书为想认识中国哲学的读者提供了极佳的参考。
作者简介
曾春海,履历:辅仁大学哲学博士。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政治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中国哲学学会常任理事。著作:《易经哲学原理》、《两汉魏晋哲学史》、《朱熹哲学论丛》、《儒家的淑世哲学》、《易经哲学的宇宙与人生》、《朱熹易学析论》、《王船山周易阐微》、《竹林玄学的典范——嵇康》等。
目录
序
第一篇中国形上学——曾春海
第一章中国哲学之形上学导论
第一节形上学的内涵是什么?
第二节中国形上学之特质
第三节中国形上学的方法
第四节中国形上学之学派与主要论题
第五节小结
自我评量
第二章中国本体论
第一节道家的本体论
第二节儒家的本体论
第三节中国佛学的本体论
第四节小结
自我评量
第三章中国宇宙论和宇宙生成论
第一节《老子》、《庄子》及《易传》宇宙论
第二节气化的宇宙发生学
第三节中国佛学的宇宙论
第四节小结
自我评量
第四章中国天人关系论
第一节儒家的天人关系论
第二节道家的天人关系论
第三节佛家心性论
第四节小结
自我评量
参考书目
第二篇中国认识论——李贤中
第五章中国认识论
第一节“认识”在中国哲学的意涵
第二节认识的来源、性质与形成
第三节知识的分类
第四节小结
自我评量
第六章中国真知与认知模式
第一节知行关系与真知
第二节认知的模式
第三节不同认知模式的比较
第四节小结
自我评量
参考书目
第三篇中国逻辑——李贤中
第七章中国逻辑
第一节中国逻辑的特性与内涵_
第二节正名思想与名、辞、说、辩的逻辑结构
第三节以“推类”为主的相关推理类型
第四节佛家逻辑
第五节小结
自我评量
第八章中国逻辑的推理特性与近代发展
参考书目
第四篇中国伦理学——叶海烟
第九章中国伦理学的主要学说
第十章中国伦理、教化与人格养成之道
参考书目
第五篇中国美学——尤煌杰
第十一章中国美学思想的主要命题(上):根源自儒道思想
第十二章中国美学思想的主要命题(下):艺术精神的表现
第十三章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上)
第十四章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下)
参考书目
第六篇中国政治哲学~叶海烟
第十五章先秦的政治哲学
第十六章汉代以迄近代的政治哲学
参考书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中国哲学之形上学导论
第一节形上学的内涵是什么?
形上学对西方传统哲学而言是哲学研究的核心,有“第一哲学”的尊称,法国哲学家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在一封信中谓:“可见任何哲学就像一棵大树,它的根就是形上学,树干就是物理学,而从此树干长出来的许多枝叶,就是其他各种科学(学术)。”“。若追究“形上学”一词之词源及原词义,则可溯至公元前60年,安德尼可士(Andronicos de Rhodes)在整理及出版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 8.C.-322 8.C..)著作时,把其中有部分没有名称,排列在物理学之后的书稿,用希腊文称之为meta ta phys—ika。physika指吾人经验中所面对之物理界、自然界,而予以理性探究的物理学,盖希腊物理学系以哲学抽象思辨的方式研究自然物之本性与原理,亦即“物性学”。“物性学”探讨人的感觉经验中具物质性的对象,在运动变化中的存在性质及活动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