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中西政治思想
分类: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世界政治 ,
作者: 张翰书著
出 版 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27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762792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在政治思想的领域中,比较政治思想是有待开发的领域,但对于一个完备的学门而言,深入的思想探讨与比较是不能独漏的,作者以其多年对政治思想的钻研,史无前例地开创比较政治思想的研究。盖中西政治思想所涵盖的范围浩瀚无比,作者针对「统治术」、「权力」、「国家」与「政治思想」,四项中西政治思想中不可阙漏的概念加以比较。中国部分分述先秦四大显学儒墨道法的思想,西洋部分则以为人所熟知的思想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与鲁索作为分析的标的。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架构层次分明,适合大学生及一般社会人士阅读。作者从历史角度切入,逐步析论政治制度、民主法治、理想国家、政治分工、社会契约。以至于苦乐计算各项课题。章与章之间既可各自独立,读来却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作者以其深厚的学养,著书立论,对政治思想研究的贡献颇巨。
目录
序言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的恕道与西方重视强权思想传统之对比
一、西方重视强权思想的传统
二、孔子的“恕”道
三、西方与孔子“恕”道相通的思想
第二章 中西政治思想之发展
一、以德性为中心的儒家思想
二、柏拉图的政治理论与意见
三、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第三章 中西政体分类说
一、中国的政体:君主世袭
二、西方的政体:多种政体
第四章 中西民主思想之对比
一、中国的民本思想
二、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发展的脉络
第五章 中西之法治思想
一、中西法治思想之相同或相似者
二、中西法治思想之大不相同之处
第六章 中西之理想国家论说
一、孔子与柏拉图所认为理想之国家最高主政者
第七章 中西之正义与正名说及中西社会分工理论
一、柏拉图的“正义”观念
二、孔子的“正名”主张
三、中西社会的分工理论
第八章 中西的人性自私论
一、西方的人性自私论
二、中国的人性自私论
第九章 中西之初民自然状态及国家政府之产生的理论
一、崇尚初民生活之自然状态者
二、反对自然状态论者
三、国家政府之产生的理论
第十章 中西的功利主义
一、西方的功利主义者
二、中国的功利主义者
第十一章 中西的政治循环论
一、西方的政治循环论
二、中国的政治循环论
第十二章 中西政府分权论
一、西方的分权与制衡理论
二、国父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
第十三章杂论
一、中西重视中产阶级的均富理论
二、中西“定于一”的政治思想
三、中西关于自然环境与民性、法治关系之理论
四、约翰密尔与李贽的自由思想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中国的恕道与西方重视强权思想传统之对比
一、西方重视强权思想的传统
亚里士多德
我们首先从上古讲起。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之一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8.C.一3228.C.)认定人类天生的资质不齐,有的天生就是可以统治人的;而有的则是天生就应该被人统治的。他以此为基本理由,支持当时的奴隶制度。由此种观点出发,在论及战争时,他在其名著《政治学》(Politics)一书中,有这样的说法:
“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战争的技术乃是获取的一种自然方式;狩猎是那种技术的一部分;而狩猎应该不只以野兽为对象,而且要以天生本应受人统治而拒绝服从自然意向的人为对象,因为这样的战争是自然公正的。”
关于亚氏对战争的这种观点,当代英国大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在其所著《西方哲学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中,有以下的论述:
“或许有人要问使战俘做奴隶是否合理的问题;威力,如使人在战争中得胜的那种威力,好像是蕴涵着优越德行,但并非永远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