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哲学理论,

作者: 何光沪 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80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010099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作者简介

何光沪,1950年出生。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研究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有《多元化的上帝观》、《有心无题》、《何光沪自选集》、《天人之际》、《月映万川》、《百川归海》等;译有《宗教哲学》、《20世纪宗教思想》、《全球伦理》、《现代基督教思想》、《系统神学》、《基督教神学原理》等;编有《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蒂里希选集》、《大学精神档案》、《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宗教与世界”丛书、“宗教学译丛”等。

目录

0 引起问题的问题

1.忧什么?怕什么?

2.答案?

3.“证明”?

4.“论证”?

5.打赌?道德?

6.全能?全善?

7.天灾?人祸?

8.有没有园丁?

9.永远有理?

10.游击队员说得对吗?

11.死时方能证实?

12.为什么不可能有“前世”和“来生”?

13.事实还是象征?

14.“上帝存在”也是象征吗?

15.“无心插柳柳成荫”?

16.什么是奇迹?

17.世界就是奇迹?

18.宗教与迷信有何区别?

19.信仰的根据何在?

20.自由还是宿命?

21.你是谁?

22.结束问题的问题

书摘插图

0 引起问题的问题

有一部德国电影叫《英俊少年》,不知你看过没有。我看过很久了,总还想再看一遍,因为我很想重温那颗少年的心——纯净少年的心,它能温暖长满青苔的石头,能融化最大的冰山!

电影里有一首歌,你即使不会唱,也听过吧?我非常喜欢,我那正值少年的女儿也很爱唱:

小小少年

没有烦恼,

眼望世界

乐陶陶!

小小少年

在长高,

随着他的时间飞跑,

他的烦恼

增力口了!

奇怪,小时候望着世界,“乐陶陶”;长大了望着的,还是这个世界,怎么就添了“烦恼”呢?

很多人都说:这是因为小时候很多事情都不懂,懂得越多,烦恼越多。

所以大人总有很多烦恼,所以有人说‘‘我不愿意长大”,所以宋朝大词人辛弃疾写道: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你恐怕会皱眉头反对这首著名的词:“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难怪你们大人不理解我们!”对!我也反对这首词的第一句话。而且,我还怀疑最后一句话:辛弃疾说“天凉好个秋”,是想回避“愁”,也就是“烦恼”的问题,可是,烦恼能回避得了吗?烦恼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正如快乐是人生的组成部分一样。我们的生活少不了欢乐,也少不了忧愁。谁能逃脱烦恼呢?谁能免除忧伤呢?有些人可能会说:“嗨,你看那个小姑娘,成天嘻嘻哈哈,绝对是无忧无虑的!”可是,假如她心里有烦恼,别人是否都知道?假如她枕边有泪痕别人是否都看到?别人能否一天24小时,一小时3600秒不停地观察她?就算观察到很多现象,那些现象是否都表现了她的内心?毕竟,正如美国诗人朗费罗(H.Longfellow)所说:“事物的真相与外表不同!”(Things are not what they seem!)

烦恼或忧愁有各式各样的:考试得低分啦,挨老师批评啦,朋友间闹别扭啦,父母又吵架啦……原因形形色色、无穷无尽!另外还有一些,可以说是“无名的忧愁”、“无端的恐惧”:好像没出什么事情,没有什么忧的理由、惧的对象,但就是不痛快,会让人坐在桌旁不安心写作业,躺在床上不立即人梦乡……这是什么道理呢?

这就是引起宗教哲学问题的问题。因为有好多思想家认真地思索了这个问题,思索了如何摆脱烦恼(或接受烦恼)的问题,这些问题同人的信仰有关系,信仰又同宗教有关系。所以,又有好多哲学家为了解释信仰的意思或说明宗教的本质,就去研究宗教,研究的结果叫做宗教哲学。

宗教哲学不是宗教,就像科学哲学不是科学,艺术哲学不是艺术一样。它是一种哲学,是研究宗教的哲学。因为哲学的出发点是理性,宗教的出发点是信仰,所以宗教哲学看宗教,有点像站在庐山外看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需要走出来看一看。不过有时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外”,所以也需要走进去看一看。毕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岂不是天造地设的胜境吗?

1 忧什么?怕什么?

要回答每一个人的每一次烦恼或忧惧都是为什么,那当然答不完,也没有意思。比如说,这次是为挨批评而烦恼,那次是为要考试而忧愁,还有一次是害怕爸妈又吵架。每一次都说对了,但却没有用。千千万万的人想要的是“摆脱烦恼”,还有些人不但想自己摆脱烦恼,还想要大家都摆脱烦恼。

释迦牟尼就是这么一个人。你也许听说过他,他是古印度的一个王子。因为想要大家都摆脱烦恼(他称之为“苦”),他苦修了好多年却想不出办法,后来又到一棵树下坐着沉思了好多天,想出了一套道理。相信他这套道理的人被称为佛教徒,他则被称为“佛陀”。“佛陀”本是觉悟者的意思,后来被神化成了无所不能的“如来佛”。佛教讲的摆脱烦恼的方法,是要看清楚世间万物的“空”,所谓“空”不是说世间万物不存在,而是说万物都依赖一定的条件才存在(即“因缘和合”),当然,条件一变化,它们也就不存在了。那么,就不必过于执著和操心,也就不必烦恼或忧惧了。

也许你还听说过基督教的《圣经》,那里面的《传道书》也有类似说法:“凡事都是虚空,”劳碌是虚空,享乐是虚空,富有也是虚空……那意思也不是说世上的事物不存在,而是说它们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没有最终的意义。

你可能觉得,光说虚空太消极了。确实,光说虚空是很消极的。不过,佛教叫人要慈悲,基督教叫人要仁爱,这些却并不消极。前面提到的《传道书》还说:“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

你可能会说:“考试啦、批评啦、吵架啦,这些事情还是挺实在的,就算它们会过去,可我现在还是烦恼,还是害怕呀。害怕得坏分数,害怕在班上丢脸,害怕吵架的紧张气氛。何况,前面也说了,有时候没有这些事,人也会不高兴,忧什么?怕什么?说也说不清!”

有的哲学家总结说:人的忧惧万万千,归根到底只是一怕——怕“虚无”。什么是“虚无”?“虚无”就是“没有,什么也没有”。怕得坏分数,就是怕“没有”了好分数;怕丢脸,就是怕“没有”了别人的尊重;怕紧张气氛,就是怕“没有”了轻松的气氛,等等。有时候,什么事也没有,人也会怕“没有”——“没有意思”,或者“没有意义”。有时候,人还会怕“没有”了自己!

记得我小的时候,有好几个星期,每天晚上入睡前我都会想:人人都会死,这真可怕。我先是想到自己躺在棺材里,多黑暗、多憋闷,又永远没有人来打开,太可怕了!后来一想,死了怎么会感觉黑暗或憋闷呢?既然死了,就已经没有“我”去感觉了呀!啊!世上会“没有”了“我”,想到这里,真正的害怕几乎淹没了我!我赶紧睁开眼看周围,竭力不去想这件事。这样就发现自己还活着,觉得真好!

确实,真正可怕的事情,是虚无。而世上的一切,包括太阳、地球和我们自己,都是会归于虚无的。事情如果只有这一面,人生就只有忧惧而没有了快乐,甚至没有了平静。然而,我们又明明看见,我们自己也体会到,生活中不但有平静,也有快乐的时候。那么,人又是靠什么战胜忧惧,正常地、甚至勇敢地生活的呢?

2 答案?

至少有一些人靠的是信仰,他们相信不论世界怎样变化,总有某些东西是美好的,虽然自己终归会死去,却总可以做某些有意义的事情。

其中有一些人的信仰是宗教信仰,这种信仰正是宗教哲学要研究的东西。

你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宗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竞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

哈,真厉害!问题成串,不简单!我们不要急,一个一个地说吧。

答案也不简单。我们简单说吧:有些宗教哲学家说有神,有些宗教哲学家说没有神。但宗教哲学家不像一般的人只管信或不信,他不论是说有还是说没有,都得说出一番道理来服人。前一派说的道理叫有神论,后一派说的道理叫无神论。古今中外都有很多有神论,也有很多无神论,这一点你大概知道。但是总的说来有神论比无神论多,这一点你就不一定知道了。

你也不一定知道,还有一些宗教哲学家既反对无神论又反对有神论,其中有一派的理由是:人没法知道这种事情。另一派的理由是:“神”或“上帝”这个词的意思不、清楚、没意思。前一派被人叫做不可知论者,后一派被人叫做逻辑实证主义者,他们的理由同你在前边问的“什么是神”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还是叫观世音、如来佛,还是叫真主、上帝都一样;可是一个人本事再大,也是世上的一种事物,而任何事物都要有来源;既然“神”或“上帝”的意思是指一切事物的来源,那么,本事再大的人也都不能叫做“神”或“上帝”了。无神论的意思是说:世上没有那种本事极大的人或事物,所以它说得对。你如果喜欢看科幻书,也许会动脑筋来反驳这些宗教哲学家:“咦,有人说外星人就比人的本事大得多,你怎么能断定世上没有本事极大的人或事物呢?”那些宗教哲学家会回答你:“即使有那种人或事物,他或它也是世上的事物之一,不是整个世界的来源,所以你可以称之为外星人或别的什么,但不能称之为神或上帝。”

那么这些哲学家又有什么理由赞成有神论呢?他们的理由是这样的:既然世界总得有个来源,就像树总有根,河总有源一样(根就是“本”的意思,所以叫“本源”更好。哲学上通常称之为“本原”),那么,如果把世界本原称为神或上帝,那就得说有神或有上帝了。当然,这种说法必须加一些限制,一是因为只有世间的事物才谈得上“有”或“没有”,世界本原既然不是世间的任何事物,所以严格地说不能叫“有”,说它“有”只是比喻。之所以可以勉强地说它“有”,是因为一切事物都靠本原才会“有”。第二条限制是:如果一些人不愿把世界本原叫做神或上帝,那就不能说有神或有上帝了。所以有人说:“上帝有许多名字,”比如中国的老子、庄子说世界本原是“道”,儒家说世界本原是“天”等等。称之为“上帝”,只不过表示对这本原特别尊重,表示为自己存在、为世界存在而对这本原有感激之心。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很多人对“道”、对“天”也有这种尊重和感激之心,而且,在中国最古的文字即甲骨文里,“天”本来也是被叫做“上帝”的,从中国最古的书即《书经》、《诗经》来看,中国人本来也是信上帝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在加拿大访问时,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告诉我,她五岁的女儿同她去过一次教堂后就问她:“牧师说上帝创造世界,那么上帝又是谁造的呢?”她问我:“那些宗教哲学家怎样回答这个孩子的问题?”

现在你知道了这类宗教哲学家的观点,你可以猜出他们的答案吗?有关系(你问“什么是神”就是想弄清楚这个词的意思),这个问题我们放到后边一节再谈。

奇怪的是,还有一些宗教哲学家既赞成无神论又赞成有神论!他们赞成无神论的理由是这样的:很多宗教徒、相信的神,实际上都是一种比人本事大得多的人,不管叫

3 “证明”?

如果你猜出了答案(“既然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本原,那么一个事物假如由另一个事物造成,就不能叫做上帝”),那你就已经回答了“什么是神”这个问题。当然,那不是一般宗教信徒的回答,那可是宗教哲学家的回答!他们可不是迷信的人,因为前面提到过,他们要用脑子(迷信是不动脑子就信),要讲出一大堆道理来说服人。

在我们国家,宗教徒是少数人,多数人都不信宗教,你多半也是不信宗教的,而且你多半也明白应该尊重别人的信仰,不要同别人吵架。但你既然有很强的求知欲,也许还想同他们和和气气地论一论理,要他们说出他们相信上帝(或叫别的名字的神)的理由来吧?

这就最好由那些有神论的宗教哲学家来回答了,他们不是同一般的教徒不一样,喜欢“讲一大堆道理”吗?

刚才提到的那一类宗教哲学家其实已经说了一种理由,但很多有神论的宗教哲学家说的理由比较简单。他们的理由是:他们可以用理性证明上帝存在,就是说,可以像证明几何题似的,用一套“因为”、“所以”来证明!

好家伙!不光是你,连很多宗教徒都要问他了:“怎样证明?”

现在我们来假设你同他的问答:

甲:你说可以用理性证明,那就得符合逻辑

才成!

乙:当然。双方都要服从逻辑。

甲:可以。请问你,怎样证明?

乙:先得统一名词的意思,免得双方在嘴上说的是同一个词,心里想的却是不同的东西,“不对口径”瞎争论。当我们提到上帝时,指的是一种完美无缺的东西,就是说,不完美、有缺陷的东西不是我们要讲的上帝,对吗?

甲:对,当然。我们就这样约定吧:上帝是指一种完美无缺的东西。你怎么证明他存在呢?

乙:完美无缺的东西应当具有一切正面性质。因为,少了一种性质它就不是完美无缺的了。

甲:是这样。

乙:假如上帝只具有“真善美”还有“全知全能”等等正面性质,却不具有“存在”这一条性质,那它就不是完美无缺了。因为,假设有一样东西除了它具有的一切性质还具有“存在”这一条性质,那么,那种东西才可以说是完美的,相反它就是不完美的了。

甲:是的,因为它少了一种性:质。

乙:所以,既然上帝是完美无缺的,它就必然具有“存在”这一条性质,就是说,它是存在着的。这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本体论证明”。在哲学史上用这条思路去证明上帝存在的,有英国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安瑟伦,还有法国的科学家兼哲学家笛卡尔等人。而彻底驳倒了这项证明的,是大名鼎鼎的德国哲学家康德。

康德的理由是:“真善美”和“全知全能”等等是一些性质,但“存在’’不是性质,有某些性质的事物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说某事物有某些性质不等于说它一定存在。比如说,我衣兜里的钱是200元,我想象中的钱也可以是200元。二者在数量上“性质”一样,但想象中的钱却不存在,这同它有多少元,是不相干的两码事。

在康德反驳之后,尽管宗教徒照样信上帝,但服从这项论证的“理”的宗教哲学家却越来越少了。虽然康德自己用另一种方法也论证了上帝存在,但他又证明了理性的局限。在他之后,用理性证明上帝存在是不是可能呢?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新保险法:保险契约法的理论与实务(台湾法学研究精要丛书)
今日管理学(工商管理经典译丛)
创业学(第2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丛·简明系列)
看好你的钱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精神的故乡(爱智书系)
管理学(第三版)(21世纪工商管理系列教材)
考博英语词汇、语法与完形填空高分突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辅导用书)
SAT 详解及全真模拟试题集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