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企业内部控制实务

分类: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经营管理,
作者: 丘仲文等编著
出 版 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18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30906422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国财政部等五家政府部委联名下发了《五部委关于内部控制的通知》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上市公司自2009年7月1日开始,需要对本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同时披露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作为世界经济大国之一中国,继美国、日本之后,把导入严谨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制度的决定,作为经济上的一种基础设施来抓,可以说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本书从实际内部控制相关的咨询和审计的经验出发,介绍了概念源自欧美的内部控制在中国或者日本企业运用时的各种小插曲,同时,也说明了中国、欧美、日本业务的相同及相异点。
企业的以下部门人员可以对本书细致阅读:从构筑内部控制立场出发的财务部门、内部控制部门或者经营管理部门,从评价立场出发的内部审计部门,以及从业务出发的管理人员等。
作者简介
丘仲文,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服务部中国华东区首席合伙人。英国特许会计师公会、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曾在欧洲、北美金融集团和一个亚洲国际证券公司里全权负责各种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产品的财务管理以及商业运作风险控制等事宜。2006年以来,领导企业风险管理服务部中国华东区并为其提供了广泛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相关服务,包括内部控制的咨询和评审、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以及信息系统治理等。
目录
第一章 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
预防性控制和检查性控制:事前还是事后
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状况:公司管理的体系以及制度的运行
职责分工:业务的全部流程不能都交给一个人负责
内部控制的评价范围:影响财务报告的业务流程即为评价项目
第二章 销售(1):接受订单、信用、价格
接受订单:接受订单时,无需制作会计分录,但在业务上和内部控制上都是相当重要的
授信制度:信用管理现状以及企业文化
价格:内部控制上,只要价格得到“批准”就万事大吉了吗?
专栏:供应链和企业财务,泡沫和泡沫破裂
第三章 销售(2):收入确认、催款、收款
应收账款:谁都可能被虚增销售的诱惑拉下水
开发票:该业务流程在不同国家,区别巨大
收款:能否信赖信息系统是个大问题
客户、供应商的主文档:对于主文档的控制是防止舞弊和失误的最后一道防线
第四章 采购(1):内部控制的原点
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美国萨班斯(SOX)法案、日本版SOX的导入是广义内部控制的胜利
与采购循环相关的内部控制的原型:内部控制的原点是采购和支出的检查和控制
第五章 采购(2):下单、请购
业务循环:关键是以哪个业务循环为对象
订单的批准:所有的下单行为都有必要经过适当的斟酌和获得批准
订货申请部门和采购部门的分离:采购功能的设置从经营角度出发也是个重要课题
第六章 采购(3):核对发票及支付
发票核对:没有按照原则的情况很多
支付:注意支付流程系统化部分
轮岗和长期休假:内部控制还是植根于文化中的事物
专栏:回扣与经济的文明程度
第七章 存货管理
实物的安全:为实现资产保全的主要控制
实地盘点与数量变更的审批:基于“实际是否存在库存”的重要控制
存货的估价:根据明确规定而不是随意地实施估价是很重要的
专栏:库存和供应链
第八章 固定资产管理
租赁资产:合理地将表外/表内的判断以书面文件形式记录
“可见的”固定资产:需要注意处置相关事宜、转移记录、掌握闲置固定资产等方面
“不可见的”固定资产:采用资本化还是费用化会导致损益的很大变化
减值会计的含义:旨在使资产负债表能够更好地反映事实
第九章 资金管理
第十章 财务决算(1):单体决算
第十一章 财务决算(2):合并报表
第十二章 税务管理
第十三章 人事薪资管理
第十五章 信息系统整体控制(1):信息安全
第十六章 信息系统整体控制(2):开发、维护
第十七章 信息系统整体控制(3):系统运行
第十八章 内部控制项目的展开(1):思路和计划
第十九章 内部控制项目的展开(2):推进和定性
书摘插图
第一章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
源自欧美的“应有的管理”
提起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定义,美国的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闻名于世。在日本版SOX标准的第一部分“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中,以及中国财政部等五部委在2008年6月28日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也定义了内部控制。但是,在此我们先不谈那些生硬的内部控制的定义。此前,虽然内部控制没有得到正式的定义,但其概念早已形成。下面先介绍几个重要的内部控制的前提性基本概念。
预防性控制和检查性控制:事前还是事后
盖过章了吗?
员工:“谈部长又不在啊,小李,能帮我盖个章送到总务去吗?”
小李(事务员):“好的。”
——几天后—— 。
丘总:“谈部长!这张单据是你批准的吗?(怒)”
谈部长:“啊,实在对不起(汗)……(我盖过这个章吗?)”
说到“内部控制”,一般立刻会联想到盖章或者签字,因为这象征了管理的手段。这个例子中,似乎没有部长的盖章批准,工作就无法向下开展,这样的情况就是所谓的“预防性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