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成功的父母:中国父母贴身必读32课 (人之初权威家教读本)

分类: 图书,家庭教育,家教方法,
作者: 崔华芳 等编著
出 版 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234000版次: 1页数: 226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45986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教育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事业 ,想成为成功父母吗?那么,请先取得父母资格证!
本书模拟大学讲师演讲模式,传授为人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家、历史名人、成功父母等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手把手地教你怎样成为一名成功父母。
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本事,可是要教育他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无限的才能和渊博的知识。
内容简介
比尔盖茨的成功绝非偶然,一切只因为盖茨父母独特的教育方法。盖茨如此,每个孩子能否成功也都如此。本书模拟大学讲师演讲模式,传授为人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家、历史名人、成功父母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手把手地教你怎样成为一名成功的父母。
大多数父母是在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时,才想到教育的重要性。很少有父母意识到,做父母也是需要取得资格的,那就是,每一位父母需要准备好教育孩子所需要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每一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能够做到得心应手,成为合格而成功的父母。本书从教育学的理念和观点、教育故事的启发、教育经验和方法的传授等方面入手,全面细致地提供了成功父母的培训方案。
目录
第一章 听教育家讲教育理念
第一讲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主讲 教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第二讲 发现孩子童年的秘密
(主讲 教师: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
第三讲 教育始于零岁
(主讲 教师: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之父威廉盖茨)
第四讲 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天性
(主讲 教师:法国教育家卢梭)
第五讲 每个父母都是教育实践者
(主讲 教师:日本教育家多湖辉)
第六讲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
(主讲 教师: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
第七讲 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
(主讲 教师: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第八讲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主讲 教师: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
第二章 听历史名人讲教子故事
第一讲 理解儿童的心灵
(主讲 教师:我国文学家鲁迅)
第二讲 教育孩子为人最重要
(主讲 教师:我国作家老舍)
第三讲 开发孩子的天赋
(主讲 教师:我国文学翻译家傅雷)
第四讲 夸奖孩子的艺术
(主讲 教师: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
第五讲 给孩子神圣的爱
(主讲 教师:法国政治家戴高乐)
第六讲 让孩子吃点苦
(主讲 教师:我国著名企业家李嘉诚)
第七讲 重视与孩子沟通
(主讲 教师:美国出版家马尔克姆福布斯)
第八讲 让孩子学会理财
(主讲 教师:美国实业家洛克菲勒)
第三章 听成功父母讲教子经验
第一讲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主讲 教师:德国天才卡尔威特之父老卡尔威特)
第二讲 自然引导出硕果
(主讲 教师:美国天才维尼夫雷特之母斯特娜夫人)
第三讲 专注造就天才
(主讲 教师: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之父威廉盖茨)
第四讲 学习重在理解
(主讲 教师: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之父杨武之)
第五讲 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主讲 教师:美国总统林肯继母莎拉)
第六讲 让孩子爱上读书
(主讲 教师:美国总统小布什之母巴巴拉布什)
第七讲 培养孩子远大的抱负
(主讲 教师: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之父司马谈)
第八讲 开启残障儿童的心智
(主讲 教师:美国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之
家庭老师安妮沙莉文)
第四章 听普通父母讲教子细节
第一讲 把爱心植入孩子的心灵
第二讲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三讲 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第四讲 智力开发要尽早
第五讲 情商培养很重要
第六讲 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第七讲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八讲 亲子沟通面对面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听教育家讲教育理念
二、多一点表扬和鼓励,少一点批评和责罚
人的本性渴望得到赏识和赞扬,孩子更是需要老师和父母的表扬和鼓励。
当然,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犯错误。许多父母认为,有错误的孩子必须要受到批评和责罚,以为这是帮助孩子成长。实际上,父母的批评和责罚,有可能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在我的教育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失误。
那时,我刚参加工作,班里有一位名叫斯捷帕的男孩,非常调皮捣蛋。
有一次,斯捷帕在玩耍时不小心把教室里的一盆玫瑰花给碰折了,这是孩子们十分珍爱的。于是,我大声斥责了斯捷帕,企图用批评的方法让斯捷帕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吸取教训。接着,孩子们又拿来了三盆玫瑰花,我要求孩子轮流看护玫瑰花,但是,为了表示对斯捷帕的惩罚,我没有让他参加这项集体活动。
不久,我就发现斯捷帕变得沉默不语起来,也不像以前那么淘气和顽皮了。我心里暗喜,以为自己的批评已经起了作用。但是,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天放学后,我因为有些事情还没有处理完,就留在教室里。当时,斯捷帕也在教育室,他本来是准备把作业做完后回家的。其他的学生纷纷回家了,当斯捷帕发现教室里只剩下他和我两个人时,他感到非常窘迫,于是匆忙准备要回家。我没有注意到斯捷帕的神情,反而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采花。这时,斯捷帕的表情迅速变化了。他先是苦笑了一下,然后眼泪就掉了下来,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斯捷帕已经匆匆忙忙地跑着回家了。
这件事对我的震撼很大,我一下子明白了,自己对于斯捷帕的责罚,让他的内心承受了多少痛苦。我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我发现,我不仅严厉地批评了斯捷帕,还剥夺了斯捷帕参加集体活动的权利,这是一种不自觉地疏远孩子的做法,让孩子感受到了委屈。其实,斯捷帕弄断花枝是无意的,他已经对自己的过失感到后悔了,并积极地愿意通过看护玫瑰花来弥补自己的过失,但是我却粗暴地拒绝了他的这种意愿。我的这种做法,无疑伤害了斯捷帕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