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和词式书写研究--中国语言规划新前景

分类: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彭泽润 著
出 版 社: 湖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28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4385434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的姐妹书《词和字研究一中国语言规划中的语言共性和汉语个性》2005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2007年第2次出版。它围绕词和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汉语现代化、汉语词式书写改革、汉语词典编写、汉语教学、汉语信息处理等角度进行系统论述,并且坚持试验和实践词式书写。2005年1月18日,马庆株教授在《词和字研究》这本书的序言中说:“词的确定不像有的专家想象的那么成为问题。
本书从词和词式书写切入开展语言现代化研究。汉语词的问题是在汉语发展过程中伴随词和音节,词和字基本上一对一的关系的瓦解出现的。针对人们对词、语素、音节、字等概念的混乱使用现象,提出从词意识角度开发汉语信息资源。从汉语词调模式化等角度阐述汉语词的客观事实。结合对有关的东干语、苗语的文字书写现状和书写改革设想以及汉语拼音自动处理的研究,从汉语词典的发展、国家标准对汉语词的认识等领域出发,论述汉语词式书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词式书写中词的确定原则。 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作者简介
彭泽润,1963年在湖南衡山长江出生。先后在湘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和博士后证书。现在是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政协委员。主要研究语言理沦、语言应用、语言规划、汉语方言、语言播音传播和现代文字的书法教育。
目录
序言
马庆株序言
陆丙甫序言
作者序言
一 词意识和汉语信息资源开发
1 汉语的事先词意识和事后词意识
2 汉语词式书写和正词法的基础理论研究
3 汉语词式书写和正词法的应用理论研究
4 实践汉语词式书写和正词法
5 普及汉语词式书写和正词法
二 汉语词式书写的历程
1 文字及其书写方式的演变
2 汉语书写方式改革的5大内容
3 汉语“词式书写”和“正词法”
4 拼音文本的汉语“词式书写”的萌芽
5 拼音文本的汉语“词式书写”的成长
6 拼音文本的汉语“词式书写”的发展
7 汉字文本的汉语“词式书写”的提倡
8 词式书写改革历程的启发
三 词和相关问题的认识误区
1 没有正确认识汉字和拼音的地位
2 汉语文字和英语文字比较的认识错位
3 其他错误认识
四 教材编写语言夹杂文言词问题
1 现代汉语书面语夹杂文言词的现象
2 文言文课文和夹杂的文言词
3 教材编写语言夹杂的文言词
4 夹杂文言词的例子分析
五 词式书写的心理障碍
1 汉语词式书写的拼音文本和汉字文本
2 词式书写浪费书写的纸张
3 词式书写妨碍阅读的连贯性
4 词式书写要在策略上放宽对词的要求
5 汉语的“词”是模糊的甚至不存在
6 汉字文本不需要词式书写
7 不要讨论汉语文字表音化问题
六 词和汉语的词调模式化
1 跟词有关的声调现象
2 “词调模式化”的性质和认识过程
3 “词调模式化”的类型
4 “词调模式化”规律的进一步讨论
5 结论和理论启发
七 词和文字款式
1 文字款式和字表格顺序
2 平面性的笔序和部件顺序
3 线条性的字序、字距和词距
4 版面顺序中的行序和行距
5 版面顺序的类型和发展趋势
6 电子字幕版面顺序和顿距
八 苗语文字和词式书写改革
1 文字的性质类型和苗语文字
2 文字的书写方式类型和苗语文字
3 苗语音素文字的音节式书写现状
4 词式书写和苗语文字的书写改革
九 东干语文字和词式书写启发
1 东干语及其研究概况和语言地位规划
2 东干语的音位系统和音素文字的配置
3 东干语音素文字创制原理及其启发
4 东干语词式书写规则及其启发
十 蒙古语文字和词式书写特色
1 蒙古语文字中的字和词式书写
2 蒙古语文字的性质和规范化
3 蒙古语文字跟相关文字比较
十一 普通话词典的词意识
1 普通话词典词性标注和词意识的发展
2 普通话词典词意识存在的问题
3 普通话词典词意识进一步强化的方向
十二 词式书写和拼音自动处理
1 汉语词式书写和拼音转换的策略
2 自动插入拼音文本和声调符号
3 词式书写文本和多音字注音的转换
4 词式书写和拼音转换自动处理的软件
十三 两个国家标准中的词
1 两个国家标准对词的认识
2 《正词法》和《分词规范》存在的问题
3 两个标准存在的矛盾与解决办法
十四 语素“一们”的正词法处理
1 国家标准和词典中的“一们”
2 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
3 “一们”是词缀不是词尾或者词
十五 词式书写的书写词原则
1 词意识和不同角度的词
2 书写词和语法词
3 书写词和词典词
4 书写词和输入词
5 确定书写词的困惑
6 确定书写词的原则
十六 回应词式书写批评
1 词式书写是中国语言现代化的继续
2 不能蔑视汉语词式书写改革的接力赛
3 不能误解文言文语言和文言文文化
4 不能用“粗鄙”形容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语言
5 不能用临时心理感受代替事物的属性
6 不能用模糊认识否定别人的认识
7 不能用解决困难的能力否定词式书写
8 不能用没有逻辑的个性代替语言共性
9 不能臆造似是而非的“句式书写”概念
[附录]
彭泽润论著目录
后记
书摘插图
四教材编写语言夹杂文言词问题
2文言文课文和夹杂的文言词
我们讨论的是普通话课文夹杂文言文成分的问题。这跟学习一定文言文课文的问题不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古典文学。这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们充分了解这笔财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使他们能够多吸收一些传统文化的精髓。
但是,我们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保持一定比重的文言文课文,不等于把文言文课文和普通话课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地位等同起来。普通话永远是主导地位,要让每个学生能够顺利使用普通话进行听说交谈,写作和阅读交流。可是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只能是使学生尽量具备_定的阅读文言文能力,不能要求他们用文言文进行听说交谈,进行文章写作。2001年高考中有考生用浅近文言文写的作文《赤兔之死》,居然被一致认可得满分,就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如果当今时代的青少年都投身到“之乎者也亦焉哉,写出来就当秀才”的潮流中去,现代语言教育的理念只能是一个空想。优秀文言文之所以优秀,成为经典,在于它表达的思想是经典,而不是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很多的人在这一问题上犯错误,原因就在于缺乏语言学的常识,不清楚语言和它表达的思想之间的区别。我们不应该把学习古代汉语看成是培养现代汉语能力之外的负担,但是也不应该让古代汉语的学习超出它的职责范围,掩盖我们提升学生现代汉语能力的最终指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