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传记,企业家,

作者: 凌志军 著

出 版 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338000版次: 1页数: 287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1605531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微软亚洲研究院聚集着计算机领域许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们每一个人都被称为天才,但是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天才——确确实实,他们都普通,有的在学习上甚至都没有得过第一,然而他们的父母、老师与他们自己共同选择了一条智慧之路……本书为我们讲述了这一群普通的孩子成长为天才和大师的故事。

在中国做记者和财经写作者,要找研究型的榜样,首选是凌志军。对上世纪90年代的细微观察和评论,我没有看到比他更好的人了。

——吴晓波(著名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凌志军作为中国政论写作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已经成为不是谦辞可以推却的事实。

——《人物》杂志

凌志军先生以诚实的态度让政论诚实地走进公众,影响着那些必将影响中国未来的年轻人。我们相信,他业已“尽可能地向读者说了心里想要说的话”,最大限度地保持着诚实的大勇之气。

——《南风窗》杂志1993年“年度人物奖”颁奖词。

凌志军的选材多带有前沿性,他是属于使命感和责任感很强的新闻工作者。

——《凤凰周刊》

凌志军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界有独特价值的一个作家。凌志军的最大的价值在他的思考。在这个意义上,凌志军的著作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历史轿值。

——杨浪(财讯传媒集团副总裁)

内容简介

世上真有神童和天才吗?也许有。但是本书要告诉你:不是神童也一样可以成为天才。

畅销书作家凌志军为我们讲述了一群普通的孩子成长为天才和大师的故事。微软亚洲研究院聚集着计算机领域许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们每一个人都被称为天才,但是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天才——确确实实,他们都普通,有的在学习上甚至都没有得过第一,然而他们的父母、老师与他们自己共同选择了一条智慧之路。

不承认自己是天才的天才们在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

作者简介

凌志军,祖籍广东,1953年生于上海,长在北京。十五岁到工厂做工,十六岁做农民,十九岁当兵,二十五岁成为新华社记者。三十岁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

凌志军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他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连续出版九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新革命》,被境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评为当年“值得记忆的好书”、“年度商业书”、“最佳商业图书”。

◎2005年出版的《联想风云》,入选当年“最佳风云榜”,并获得“2005年度北京地区最佳版权输出图书奖”。

◎2003年出版的《变化》,被中国大陆媒体评为“年度图书”,同时在台湾获得“开卷好书奖”。

◎2000年出版的《追随智慧》,被媒体评为当年“最佳纪实文学”。

◎1998年和同事马立诚合著的《交锋》引起轰动,也引发了激烈争论,成为当年“中国第一畅销书”。

◎1996年出版的《历史不再徘徊》,获得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优秀图书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起跑线”

“E学生”

如果回到五岁以前

自由的天地

回忆

你上哪个年级都可以

流放地

新“开复定理”

我也有一种恐惧感

怎样对付小时候的发育不良

天才是教育出来的

新发现

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聪明

自信是成长之路上的第一路标

灾难发生之后

不要小看自己

亚勤话题

一句话影响一生

历史性的时刻

你的潜力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消极的图像离他远去,积极的图像回来了

如果有机会重新上学

自信的力量

自信是什么?

新发现

第三章 我到底要什么

“深蓝”是怎样炼成的

开窍

做最好的‘你自己”

在美国读书很辛苦,但是不痛苦

因为不喜欢才烦恼,不是因为烦恼而不喜欢

美国孩子按照意愿读书,中国孩子把读书当志愿

排队的文化

我凭什么进入麻省理工

我不在乎总是“第二名”,但我在乎学什么专业

过坎的制度

“中国黑客”

新发现

第四章 爸爸和妈妈

离家时刻

父亲的遗产

儿子的价值

慈父严母

难涫的角色

“期望值”

应当说的话和不应当说的话

严格好?宽松好?

我的孩子在想什么

与一位美国父亲的对话

做孩子喜欢的事情,不是让孩子做你喜欢的事

信任的力量

旧式父母和新式父母

第五章 大脑的成长

刘策学画

“神经树”

两个大脑

悟性

惊人的一致

课外时间我们喜欢做什么

用你的左手

让大脑冲破牢笼

新发现

第六章 学习是一种态度

智力的折扣

大脑集中指数:提高大脑使用率的最直接的因素

大脑开放指数:怎样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大脑主动指数:主动和被动大不一样

为什么学习越好的孩子主动性越差

做一个丰动的人

浪子回头

没有什么比“态度”更重要的了

有时候凡人的力量也是很强大的

姐姐和妹妹

把整个人生当做一次长跑

出国好还是不出国好

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

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区别

第七章 情商时代

情商的重要性是智商的两倍

从“D学生”到“E学生”

信念在前边引导着他

幸福是相对的

“出国梦”

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第一名”

友谊的力量

高中同学的来信

建立目标的过程

“少年班”

情商的力量

“电梯演讲”

你为什么不说话

优秀的代价

你别看我是个好学生,其实我不快乐

新发现

第八章 大师在哪里

关于“人品第几”的辩论

给中国副总理写封信

大师风范

我看到了真正的大师

共性

可遇不可求

力量的源泉

我喜欢数学,因为喜欢那个老师

“神奇小子”的苦恼

“清华太老了”

我为什么不做院长

新发现

结束语 救救我们的孩子

附录

我看到很多中国学生被浪费了,真可惜——与微软公司副总裁李开复的对话

改变我们的教育文化——与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副院长张宏江和沈向洋的对话

听听孩子的呐喊——本书读者与作者的书信选编

书摘插图

第一章“起跑线”

“E学生”

比尔盖茨:我敢打赌你们都不知道,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们拥有许多位世界一流的多媒体研究方面的专家。

2000年8月大厅里灯火通明,气氛热烈。中间位置上,一方长桌横向展开,有二十米长,白布覆盖。桌上摆满各种颜色的饮料、水果、葡萄酒、中式和西式的点心。觥筹交错,流光溢彩,映照在宾客身上。

北京翠宫饭店宴会厅的这个晚上,一看就知道是属于年轻人的。宾客服饰各异,头发乱七八糟。笑语中,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文,一会儿一本正经,一会儿插科打诨。如果你想在他们身上寻找相同之处,那就是他们全都有一张年轻的脸。

此刻,所有人都聚集在大厅东侧,围着两个人。

一人中等身材,线条柔和,目光敏捷,一副标准的华人模样,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虽在盛夏时节,仍是衣衫挺括,系一条印花领带,一丝不苟。看上去,他的举止比年龄更老成,言谈比地位更随意,隐隐带着几分憔悴,还有几分志得意满。另一人个头儿不高,大头,短发,圆脸,西装革履,宽肩阔背,洒脱无羁。细心的人还会注意到他眼镜后面的那双眼睛,既稳定又灵活,似有无限生机和能量,若隐若现,含而不露。

这二人,正是李开复和张亚勤。前者将要离开微软中国研究院的院长之职,即刻回到美国雷德蒙微软公司总部,就任副总裁。后者即将接替前者的职位,成为研究院的新院长。现在,研究院的同事们围着他们,只是为了对一个人说“再见”,对一个人说“欢迎”。大约两年前,即1998年夏天,李开复第一次来到北京组建研究院的时候,口袋里揣着微软公司雄心勃勃的计划:六年投资八千万美元,寻找到一百个最杰出的研究人员。那时候他的身边只有两个人。他们在北京中关村希格玛大厦落了脚,然后,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来到这里,包括大学本科生、硕士和博士毕业生。

“我敢打赌你们都不知道,”比尔盖茨有一天对微软公司的那些高级主管说,“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们拥有许多位世界一流的多媒体研究方面的专家。”

这位世界公认的“天才”显然认定,他在中国发现了另外一群“天才”。根据研究院的记录,我们可以确定比尔盖茨是在1999年10月18日确立这个想法的。那一天,李开复率领属下六位研究员,飞越太平洋,来到雷德蒙微软公司总部八号楼,向比尔盖茨报告微软中国研究院成立一年问所取得的进展。汇报结束的时候,比尔盖茨喜不自禁,脱口叫道:“太出色了!”

从那时到今天,积聚在北京微软研究院里的这些年轻人,渐渐让全世界感到惊讶。微软中国研究院已经改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它拥有一百七十位研究员、副研究员和工程师,还有五十个访问学者和大约两百位实习学生。这样一来,聚集在希格玛大厦第五层里的年轻人已经有四百多人。在过去的五年里,他们获得至少一百项国际专利,还在一流的国际会议和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至少八百篇论文,其中第四年的论文数量是前三年的总和,第五年的论文又接近前四年的总和。如今世界上第一流的五种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每一百篇中有五篇是从这个研究院出去的。这一切都表明,这里有一种巨大的、持续扩张的力量。有一个事实可以帮助我们衡量这些论文的价值:能够被国际图形学大会接受的论文,都代表了全世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最高水平。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国家成百上千的研究人员总计只有一篇论文入选这个大会,而沈向洋小组的十余人则有十二篇论文人选。

到了2003年,“微软小子”成为“优秀”的代名词,比尔盖茨已经习惯于把一些强烈赞扬的词汇用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这群中国青年身上:“绝妙!”“完美无瑕!”“杰出的人才!”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大学校园。李开复一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他坚信“未来的希望在今日中国的大学院墙里”。在中国工作的两年里,他去了几十所大学,与几万个中国学生见了面。他的最著名的格言之一是:“没有什么事情比和学生见面更重要。”有一次他甚至放弃和中国总理李鹏的会面,只是为了去和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谈话。他的这种信念不仅属于他个人,也是微软的文化。事实上,比尔盖茨的最大野心,并不是维系他的“世界首富”的地位,甚至也不是要让他的公司打败所有竞争者;他的最大野心是把世界上所有最优秀的学生都收归自己帐下。

但是,李开复在中国工作的最后那几个月里,我们在他身上发现了一些新的迹象。此前他着迷于“追寻天才”,张口闭口都是中国的“名牌大学”,而现在他常常想:一个普通的孩子怎么才能成为一个不普通的人。当他站在那些大学生面前的时候,总是怀着一种很复杂的情感,有时候看到众多渴求知识、充满希望的眼睛”,犹如缕缕阳光照在心里;有时候“看到中国的学生都被浪费了”,又满腹阴郁,觉得“真是可惜”。有一天他“突然产生了一种冲动,那就是给中国的学生们写一封信,将我与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以及我要对中国学生的一些忠告写出来”。2000年6月,也就是他离开中国之前的两个月,他把这信发表出去。他对此信寄予巨大期待。“只要一百位阅读这封信的同学中有一位从中受益,”他说,“这封信就已经比我所做的任何研究都更有价值。”这表明,他已经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整个教育界。

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就像一座大厦,里面容纳了亿万学生,每一个学生在这大厦里都有自己的位置。这个大厦并非我们通常看到的那种形状,它是一个金字塔。

金字塔有五级,学生则有五种类型,分别对应金字塔的五个层次:A级,厌学型:不快乐、厌烦、心理上的强烈反感和抵触,恨不得把课本摔到老师脸上去。

B级,被动型:消极、被动、麻木,在父母、老师的督促和环境的压力下取得进步。

C级,机械型:全身心投入、刻苦用功、头悬梁锥刺股、按部就班地朝着一流的方向努力。

D级,进取型:自信、主动、积极,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做到最好。持续性地保持一流的成绩。E级,自主型:拥有“D级学生”的特征,此外还有自主、自由、坚韧、

快乐。有个性,有激情,有想象力,享受学习而不是完成学习,不以分数衡量优劣,不一定是第一名,但一定有独立的意志,有强烈的兴趣,有一个执著追求的目标。

我们在划分这五级学生的时候,主要不是考虑学习的成绩,而是考虑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同时我们基本上也没有考虑智力的因素。所以这不是分数的金字塔,而是态度的金字塔;不是智力的金字塔,而是非智力的金字塔。是非智力的因素决定了你站在什么位置,而你的位置决定了你能从现在的教育体系中吸收多少真正有用的东西。

就像右图所展示的,“厌学型”和“被动型”的学生处在金字塔的下面两层,人数众多。“机械型学生”处在中间层次上,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在“被动”和“主动”之间摇摆不定。

“进取型学生”和“自主型学生”分别

对应了金字塔的“D级”和“E级”。所以也可以把他们叫做“D学生”和“E学生”。“E学生”处在金字塔的第五级,也是最高级,其特征主要有三个,也可以叫做“3E”:

EQ——情商

Enjoy——快乐、享受(学习)

Excellence一优秀、杰出、卓越

所以,“E学生”的定义是:拥有强烈自主意识和很高的情商,因而更快乐、更杰出的学生。

在你从低到高逐级阅读了这个金字塔之后,现在请重新开始。这一次,请从“入口”开始阅读,因为我们的研究起点就在这里。

这“入口”有点奇怪。它不是在底层,而是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这是教育的起点,所有孩子都是从这里走到大厦里去的。事实上,他们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里,就已经站在这个“入口”处了。当他们开始起步的时候,彼此没有什么区别,无论是李开复、张亚勤,还是现在的你,都一样。

现在,走进“入口”的孩子们继续前行,走到了“成长的转折点”,这里是关键的所在,每个孩子都会在十二岁之前的某一个时间段上经过这里,不论你是否注意到,都是确定无疑的。

站在“转折点”的孩子们,发生了不同的情况,很多人转过头来,向第二级走去,他们中间又有很多人继续往下走,走到了第一级,停留在那里。另外一些人转头向上,走到第三级,然后,有些人停下了,有些人继续向上走,进入第四级。然后,又有些人停下来,有些人继续向上走,到达第五级,也就是“E级”。

我们的研究证明,张亚勤是典型的“E学生”,他的前任李开复也是。事实上,我们的研究对象大都属于“E学生”。“E学生”中的大部分都是从“第四级”脱颖而出。

“E学生”不一定个个杰出,但杰出的人一定出自“E学生”。也许你希望自己像天才一样成长,也许你并不想要出人头地,只是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快乐,那么你应当先去尝试做一个“E学生”。

现在让我们回到本节开头,2000年8月3日,也就是李开复在中国工作的最后一个晚上。他还有两件事要做。

他把一个“接力棒”交给了他的继任者张亚勤。这行动只具有象征意义,但是读过《追随智慧》的人一定能够理解,它还有着实质内容。张亚勤出生在中国太原,兼有东方和西方的教育背景,既年轻又老练,充满睿智,而又不动声色。他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读书的时候,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孩子,而今天,他已经是世界电子工程领域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我之所以能够放心地走,是因为有亚勤。”李开复说,“他深刻地理解了技术和商业的未来。”

张亚勤接过“接力棒”,高高举起。他终于笑了,下巴微微抬起,踌躇满志,说出的话却很简单:“一如既往。越来越好。”

掌声响起,大家都在想着怎样“越来越好”李开复开始做他离任前的最后一件事情了。他从衣袋里掏出印着自己照片和“微软”字样的钥匙卡,对众人说:“我想把它送给我们这里最年轻的学生做纪念。”

“最年轻的学生”就在现场,只有十四岁,名叫郁寅栋,来自上海,是个中学生,也是这个暑假研究院里年龄最小的“访问学者”。其研究方向是,通过辨别一段语音的语调,用电脑判断那说话的人是在哭还是在笑,然后在电脑上用卡通画描绘出说话者的表情。

现在,全场的人都看着这孩子。那一瞬间,郁寅栋惊讶得睁大了眼睛,几秒钟后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哇”的一声扑上前去。在他心里,李开复一直是他的偶像,也是他未来的榜样,所以在场的人都可以想象这场面对这孩子意味着什么。大厅里,灯光突然明亮起来,十四岁的郁寅栋和三十九岁的李开复拥抱在一起,很长时间都不分离。众人齐声欢呼,把这个孩子当做这个成人的续篇。

有个记者当时在心里盘算:这孩子也是一个“E学生”吗?

如果我们有机会研究这些“E学生”的早期故事,就会发现他们在成长之路的起点上,的确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如果回到五岁以前

张亚勤:人的性格有三分之一在五岁以前就形成了,我觉得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1999年3月的一天,本来是个挺平常的日子,可是它对中国科技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们来说,就像是一个节日。二十年前在这里读书的一个学生今天回来了,所有人都希望一睹他的风采。

这一天傍晚时分,人们涌进校园里的演讲大厅,占据了每一个座位,又拥挤在走廊上,然后向前台伸展,一直排列到距离讲台不到一米的地方。大厅外面,还有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朝这边走来。

他来了,众目睽睽之下站在讲台前,个头不高,宽肩膀上托着一张圆脸盘、面容略黑,全是憨态,完全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明星风范,可是学生们还是朝他涌过去,就像潮水一样,把门上的玻璃也挤破了。他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掌声就响起来。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他所尊敬的老师们现在已经两鬓苍苍,也淹没在年轻人的海洋中,不无感慨地望着他们今生今世最大的“骄傲”。为他骄傲的并不仅仅是他的母校、他的中国老师和他的校友们,还有比尔克林顿。克林顿在美国总统的任上曾给他写信,说他“是一个灵感的启示”。还有他在美国求学期间的导师、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瑞曼德比克赫尔茨。后者曾由衷地赞叹:“他真的是全世界的财富。”还有他的同事和同行。这些同事和同行数以十万计,分布在亚洲、美洲和欧洲的几十个国家。他们在谈起他的时候,全都不住地感叹:“咳,咳,那是个了不起的人。”

他在十二岁那一年成为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十七岁为自己选择了终生的事业;十三岁获得了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二十五岁成为美国桑纳福研究院的部门主管。l996年他三十岁,已经拥有几十项专利,发表了几百篇论文。到了三十一岁,他成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一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两年之后,也就是1999年,他成为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副院长和首席科学家,与此同时还获得美国“杰出青年电子工程师奖”。他是获得该奖的唯一一位华人。他所达到的成就,大多数人穷其一生也难能完成,可是他这一年才三十三岁。

“每过一段时间要看看自己的简历,”张亚勤对那些如饥似渴的学生说,“是不是学了新东西?是不是更强了一点?是不是做了更有价值的工作?”

张亚勤的“起跑线”不是在中国科技大学,而是在山西的一个小城。这是张亚勤今天所能想起来的第一幕:“我在妈妈跟前撒娇的时光结束得特别早,我在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在晋南一个小城的外婆家里度过的。我上的第一所学校就像农村小学一样。”听众为之深深着迷,只听他继续说:“我从小就没有什么优越感,现在也一样。”

亚勤出生在山西太原,由太原到运城的转移,在他来说是一段虽然惨烈但却可以轻描淡写的经历。

“文革”开始的第二年,他才两岁,父亲莫名其妙地不见了。亚勤过了几年没有父亲又渴望父亲的日子。有一天,家里忽然一团糟,在一片悲怆的气氛中,他知道父亲死了。那一年他五岁,在这样的年龄,还不能完全洞悉死的含义,但他知道一个梦永远不能实现了,父亲从此再也不会回来。他的未来只能自己一个人去走。

母亲在父亲去世之后重新结婚,也许是不希望将往日的阴影带进这个新的家庭,所以很少对他说到父亲。他很想念父亲,可是连父亲的长相也不记得了。他的记忆中从来就没有过父爱,也不能体会什么叫做“父爱”。“因为从来没有过,”他说,“所以没有对比。”多年以后,他自己也有了一个女儿。看着女儿在新泽西州温暖的阳光下欢呼雀跃的样子,张亚勤终于意识到久久积蕴在心中的那种“父亲情怀”。“我的女儿如果没有我,肯定不行,”他说,“直到那时我才想到,假如当初父亲在的话,我的童年可能会不一样。”

在张亚勤的记忆中,五岁是一个很深的烙印。他曾这样叙述他对五岁的理解:如果能回到五岁以前,我会觉得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人的性格有三分之一在五岁以前就形成了,有三分之一是在小学和中学的教育,另外三分之一可能是后面的一些经历,上大学之后对于人的性格就不是很重要了。我看到很多人在完全同样的环境——比如兄弟姐妹,甚至双胞胎,长大以后性格却完全不同。

如果把人的身体比做计算机,那么大脑是芯片,身体是其他的硬件,你的性格好比操作系统。电脑买来,装上操作系统,差不多就定型了。人也是一样,出生以后先是基础教育,然后是高等教育,就好比在操作系统上不断加入新的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就是大学的教育,大学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你的操作系统很差,那么应用软件的潜力也发挥不出来。六岁那年,亚勤离开太原来到山西省最南端的一座小城,跟外婆一起生活。

外婆是亚勤的第一个老师。“我的初级教育是外婆给的。”他说。

外婆有些文化,不太多,认识字,会算账,这在那一代中国妇女中已经少有。但是最重要的是,外婆知道好多有意思的故事,还有一个很坚定的信念。“她经常告诉我要独立,不要依赖别人。”像大多数孩子一样,亚勤小时候也爱看连环画。看不懂就要外婆讲,外婆却说:“你要认字,认了字就不用求别人讲了。”

外婆很开明,年纪虽大,想法却很年轻,说出来的话也最中听。即使到了现在,亚勤还是觉得那些话很有道理。外婆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只要是知识,什么都可以去学。”有一次外婆还特别地鼓励他:“不要跟着学校的教材走,要跟着自己的需要走。学了加减,觉得不够了,就学乘除,不用管它是几年级的课程。”

亚勤就这样度过了他的童年,其间还有无数次的独自旅行。妈妈和继父住在太原,外婆住在运城,奶奶和姑姑住在西安,伯父住在北京。亚勤从记事的时候起就在这些城市之间跑来跑去。从来都是独往独来。“我印象里小时候就是到处跑。”他在多年以后回忆说,“我从小就很独立。”他还记得七岁那年坐着火车走了一千多公里,去西安找奶奶。到达西安的时候天色漆黑,还下着雨,却没有人到车站来接他。他独自一人摸到奶奶家,也不害怕,还觉得本来就应当如此。他也记得那一年他第一次到北京:“可算是长了见识了。我突然就感到世界是那么大。我住的太原比起北京,真是个很小的地方。”

每次走进一座陌生的城市,总是住在别人家里,虽然都是亲戚,可毕竟不是妈妈。亚勤小小年纪,就能体会寄人篱下的滋味,知道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敢任性,还有意地把自己好的一面表现出来,甚至尽力去理解别人的想法。

“寄人篱下,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但这对人的性格培养是有好处的。”他这样叙述自己的童年,停了一下,接着说:

“我小时候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上。那些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学不到这一课,但长大了还是要学的。因为他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得到别人无微不至的呵护,也不可能在任何地方都处在众星捧月的位置上。”

所以,如果你希望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应当确立的第一个观念是:你不需要无微不至的呵护,“独自去寻找奶奶的家”。

自由的天地

李开复:那是决定我一生命运的一件事情。

李开复一直把他的养育了七个孩子的妈妈视为人间圣母。妈妈总是面带微笑,耐心地倾听儿子的诉说,仔细揣摩什么才是儿子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且她还知道儿子内心深处潜藏的愿望,知道那愿望在未来的某一天里终将爆发出来,一点一点地引导儿子朝着那个方向走去。她对儿子有一种执拗的期待和信任,相信儿子不同凡响。可是作为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儿,开复总要惹妈妈生气。每逢这时候,她就显露出一个平凡母亲的特点:焦躁,愤怒,甚至专横。

……

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联想风云
追随智慧-中国人在微软
中国的新革命-1980-2006年,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
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
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1989-1997)
变化-1990-2002年中国实录
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
宗教与庐山
爱的震撼
选择坚强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