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陇史地考述

分类: 图书,历史,地方史志,
作者: 陈守忠 著
出 版 社: 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字数: 255000版次: 1页数: 301印刷时间: 2007/01/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2603495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在中国区域史研究中,西北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推动中国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必须加强区域史的研究;而要提高区域史研究的水平,也必须充分吸纳通史研究的成果。只有如此,方能丰富中国史研究的内容,推动中国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甘肃省古称河西陇右,简称河陇。境内雪山与大漠对峙,高山与低谷平行,草原与农田辉映,可谓多彩。它的历史以地下出土文物与古史传说能够相印证的,可以上溯至今8000年,可谓悠久。见于史书的民族有匈奴、羌、月氏、乌孙、吐蕃、回纥、吐谷浑、突厥、蒙古等,可谓多样。遗留至夸的敦煌奠高窟、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天水麦积山等文化瑰宝.可谓丰富。
本书作者将区域史与民族史结合在一起研究。论文所涉及的时间,上至秦汉,下及明清;所包括的地域,即汉代凉州刺史部及西域都护府的辖地,亦即唐代的河西陇右。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各兄弟民族如羌、月氏、乌孙、匈奴、回纥、吐蕃、党项、吐谷浑等迁徙往来,活动频繁;中央王朝则擘画经营,统一治理。后虽有分裂割据,但在长期的经济文化交往中,各民族人民互相依存,互相融合,终于团聚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员。笔者通过研究考述,总结历史的成败得失,使人彰往察来,据古鉴今。
目录
河陇史地概述
上编 河陇历史专论
五凉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
唐代前期的河陇
八世纪后期至十一世纪前期河西历史述论
论河西回鹘
北宋前期对秦陇地区的经营及其与西夏的关系
王安石变法与熙河之役
李宪取兰会及其所经城寨考
甘肃的石窟寺艺术
中编 河陇历史地理考察
陇上战国秦长城调查之一——陇西段
陇上战国秦长城调查之二——陇东段
河西的汉长城
临夏回族自治州古城寨遗址调查记
漓水水系及汉白石、枹罕古诚址考
陇山左右宋代城寨遗址调查
北宋时期中原通西域的几条道路的探索
甘肃境内的明长城
下编 河陇地方志考略
通渭县建制沿革考
定西县建制沿革考
会宁县建制沿革考
榆中县历史沿革考
临夏县历史沿革考
永靖县历史沿革考
书摘插图
上编 河陇历史专论
唐代前期的河陇
河西陇右,地处祖国大西北的中轴,居高屋建瓴之势。回顾历史,凡改朝换代的转折时期,若跨有河陇即可建成统一强大的封建王朝;若委弃河陇,就可能出现分裂割据的偏安局面。
秦人兴起于陇西,由此定关中,并西戎,东向而争天下,卒灭六国,完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汉兴,高祖命将取陇西,因秦之制,以河为固。武帝开河西,建四郡,西出玉门关以经营开拓,葱岭以东遂成为祖国版图不可分割的部分。唐以太原一郡之众,取关中,平河陇,以关陇为基地扫灭群雄,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封建帝国。俱往矣,今时移事异,但河西陇右并未失去重要的形势。放眼祖国西大门之外的风云变幻,建设以河陇为轴心的大西北,实属当务之急;而历史这面镜子是什么时候也不能丢弃的。故奋笔论述唐代前期的河陇,以为后来之鉴。
一、李世民平定关陇统一全国
隋炀帝荒淫残暴,与民为敌,激成全国农民大起义,随之又演变为群雄割据。人民需要安定,国家需要统一,谁具有远大的战略眼光与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谁就能担当此拨乱反正的重任。隋唐之际,这个人非来自农民起义的领袖,而是出身官僚世家的一个18岁的青年英雄,这就是后来的贞观天子李世民。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率领着庞大的龙舟队自洛阳出发,经运河南下,到江南去游玩。当他到达目的地江都(今江苏扬州市)的时候,中原已经大乱。眼看隋朝的大势已去,而他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