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

分类: 图书,法律,成教/职教/培训教材,
作者: 徐涛,邓岩编著
出 版 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字数:版次: 1页数: 353印刷时间: 2007/03/01开本: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079824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高职高专类法律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的法律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就业方向,结合实际工作中法律实务的现实需要,全面系统地介绍刑事诉讼法学的相关知识。书中法律依据以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蓝本,紧密结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安全部、海关总署发布实施的关于刑事诉讼的各种司法解释、规则、规定、决定、意见、通知,反映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正在进行的较大的改革内容。
本书首先突出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编者在全面介绍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基础上,对刑事诉讼理念、刑事诉讼范畴、刑事诉讼原则、刑事诉讼模式等理论均进行了完整的介绍和阐释。其次是实操性。编者针对高职高专法律院校及法律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特点,较系统地介绍了现行刑事诉讼各项诉讼程序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或实训能力。再次是新颖性。编者根据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实践的最新发展状况,对暂缓起诉、法官助理、预审法官、人民陪审员、未成年人犯罪诉讼、执行变更、社区矫正等制度的最新规定及司法实践作了介绍,具有前瞻性。
本书适合高职高专类法律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的法律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侦查机关、起诉机关、审判机关、监狱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其他法律工作者参考与借鉴的工具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第三章刑事诉讼基本制度
第四章证据
第五章强制措施
第六章期间和送达
第七章刑事诉讼的中止和终止
第二编审前程序
第八章管辖与立案
第九章侦查程序
第十章审查起诉
第三编审判程序
第十一章刑事审判概述
第十二章第一审程序
第十三章第二审程序
第四编特别程序
第十四章死刑复核程序
第十五章审判监督程序
第十六章执行变更程序
第十七章涉外刑事诉讼与刑事司法协助
第五编执行程序
第十八章执行
第十九章狱内侦查
第二十章社区矫正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编 总 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概述
一、诉讼与刑事诉讼
(一)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诉讼”一词,《说文解字》称,“诉,告也”,是告诉、告发、控告之意;“讼,争也”,是争论、争辩、言之于公之意,即把争议或纠纷提交官府,在官府争辩是非曲直。因此,诉讼的基本含义是经原告的告诉、告发或控告,由国家的权威机构解决原、被告的争议或纠纷。在西方国家,“诉讼”代表一种解决社会冲突的法律机制,是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各种社会冲突的活动。
诉讼,作为一种解决社会冲突的机制和一种专门性法律活动,其基本特征是:
1.诉讼产生于社会冲突。当某种冲突不能或不宜以自行和解、第三者调解甚至国家管理机关的行政性处理方式解决,需要交付法律解决机制作出法律评判时,就产生了诉讼。
2.诉讼是一种“三方组合”。所谓“三方组合”,即发生冲突的双方要求第三方解决其争执,原、被告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而法官居于其问、踞于其上,作为权威的裁判者解决他们的争议和冲突。
3.诉讼是一整套法定的程序。诉讼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其规范性,这种规范性表现在:其一,诉讼请求必须符合法律规范;其二,诉讼的进行必须符合法律规范,必须按照预先确立的法律程序进行;其三,诉讼裁决的根据必须是法律规范,与立法相抵触或未经立法与司法所认可的情理或道德规则不能作为解决冲突的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