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王其全)

分类: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王其全等编
出 版 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0-1字数:版次: 1页数: 345印刷时间: 2005/10/01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083433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近年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已成为共识,各高等院校对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开设该课程的学校、系科增加,课时也逐渐增多。但不可否认,在高职院校中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不予重视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事实证明,在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中,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值得我们关注的应该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高职教育是新生事物,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如何编写,教学改革如何深化,确实是摆在有识之士,特别是高职大学语文教师面前一个新兴的课题。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难度很大,既要兼顾专业和职业教育要求,又要照顾普高与三类生的语文基础,更要凸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自身特点。其复杂程度不是局外人所能想像的。尽管如此,不少同仁在此前已作了尝试和努力,分别编写了较高质量的教材。在拜读或试用之后,我们觉得再作“新编”仍是有必要和可能。经过几位同道近两年的辛苦工作,在各方的大力支持关心下,《新编大学语文》教材得以顺利出版。《新编大学语文》以文学作品和赏析为主,兼及作家介绍和评价;适当增加科技、文化、艺术等篇目。突出高职教育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重视鉴赏能力培养,重视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本书的特色,也是与现有的一些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不同点在于,增加人文和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增设“拓展阅读”,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尤其是根据时代和文章内容,选用相应的图片资料,意在开阔学生眼界,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当然我们的主观愿望和实际效果,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因此,期待着专家和同行的批评指正。《新编大学语文》由王其全、顾金孚负责总策划和统稿。具体分工: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王其全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唐、明、清和附录部分(吴晓红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宋代部分(张玉仙);元代部分(童丽娟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现当代和外国文学部分(顾金孚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版式和图稿由王其全负责审定。
目录
第一部分: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概述
古代神话:《盘古开天地》
《大禹治水》
《女娲补天》
《诗经》:《关雎》
《灵台》
《采薇》
《蒹葭》
《七月》
屈 原:《橘颂》
《论语》(十则)
《孟子》(三则)
《大学》
《中庸》
《礼记》
《庄子》:《秋水》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孙武:《孙子兵法谋攻》
《考工记》:《梓人》
第二部分:两汉文学
两汉文学概述
汉乐府诗:《上邪》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行行重行行》
司马迁:《史记垓下之围》
班固:《汉书-苏武传》
第三部分: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曹操:《观沧海》
曹植:《洛神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南朝民歌:《西洲曲》
北朝民歌:“木兰诗》
江淹:《别赋》
郦道元:《水经注三峡》
杨街之:《洛阳伽蓝记白马寺》
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
王羲之:《兰亭集序》
曹丕:《典论论文》
陆机:《文赋》(节选)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节选)
宗炳:《画山水序》
第四部分:唐代文学
唐代文学概述
王勃:《滕王阁序》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孟浩然:《宿建德江》
王维:《山居秋暝》
《送元二使安西》
王昌龄:《出塞》
《闺怨》
李白:《将进酒》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杜甫:《登高》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白居易:《长恨歌》
《池上篇序》
韩愈:《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小石潭记》
杜牧:《江南春绝旬》
《赤壁》
李贺:《李凭箜篌引》
刘禹锡:《竹枝词》
李商隐:《无题》
温庭筠:《菩萨蛮》
……
第五部分宋代文学
第六部分元代文学
第七部分明代文学
第八部分清代文学
第九部分现当代文学
诗歌部分
散文部分
小说部分
第十部分外国文学
诗歌部分
散文部分
小说部分
书摘插图
先秦文学概述
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一直追溯到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原始歌谣和远古神话传说,经人们口头代代流传。由于时间久远,后世见诸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只有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脱离了传说时期。
古代神话
什么是古代神话?即远古时代人民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是在人民的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态。”(马克思)其特点是:以幻想的形式反映生活;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包含了原始社会各种意识形态。因此神话有“原始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中国古代神话是远古中国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按其表现内容,有关于开天辟地、人类起源的;有关于日月星辰、自然万物的;有关于人类灾难和部落间冲突的;还有关于工艺文化的。现存最早的古代神话大都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中,《列子》、《庄子》和《楚辞》也保存了一些神话。
古代神话的题材内容、神话人物、表现手法等,对后世文学都有影响作用。为后代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艺术形象;它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其浪漫主义精神表现在:寄托着人们的愿望与理想;敢于反抗对人类有恶行的神;新奇而丰富的幻想和想象。如屈原的楚辞,庄子的散文,陶渊明、李白、李贺、苏轼等人的诗歌,戏剧《柳毅传书》、《张生煮海》,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以及鲁迅的《故事新编》等。尤其重要的是神话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以及对现实的积极态度,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鼓舞人们的进取精神,对作家进步世界观的形成和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起着重要作用。
二、先秦诗歌
1.《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春秋时代最初流行时叫《诗》或《诗三百》。汉武帝建元五年设“五经博士”,《诗经》被奉为经典,正式称为《诗经》。作品大都产生于黄河流域,也有汉水和长江流域。《诗经》的编订,是经过长时间的收集、整理和编辑而成的。大抵出于周王朝及诸侯各国史官、乐师之手。孔子对《诗经》的整理、保存是有功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