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东北之哈尔滨篇
去东北,是偶然中的必然。长期以来,我一直向往那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踏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关东大地。于是,早在去年十月,我便萌生了寒假去东北一游的念头,并迅速将目标锁定在了著名的北国冰城——哈尔滨。冬季的哈尔滨是雪国,到这里来自然是看雪,看冰,看灯,看火辣的北地胭脂,还有那让人心动的弥漫着淡淡忧伤的东欧风情。
2009年1月10日,我终于在学生时代最后一个寒假的第一天,和三个好友登上了北去哈尔滨的飞机。晚上7点多,飞机降落在哈尔滨太平机场。一出机舱,嗖嗖的冷风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还好还好,鄙人装备齐全,全身羊毛衣裤,外加超级羽绒服,使我不至于被一下子冻僵。我们出了机场,顺利见到了前来接机的师傅(鉴于人生地不熟,加之天色已晚,我事先在网上定好了接机服务和酒店),随即驱车前往酒店。在去酒店的路上,我花了100元买了一双靴子,事后我了解到这种靴子50元就能搞到,不禁郁闷……不过在此后的游程中,这双靴子还是给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到了酒店以后,兴奋的我们迅速安置好行李,随即离开酒店,开始了夜游冰城之旅。我们从酒店所在的上游街出发,经中央大街,再穿过尚志街,最终走到了索非亚广场。也许是时间太晚的缘故,索非亚广场并未亮灯,著名的索菲亚大教堂笼罩在漆黑的夜幕之中,无法窥见其真容,这让一心想看教堂夜景的我有些失望。此时天空飘起了细细的雪花,略感疲惫的我们遂打道回府,准备明日再来观瞻。
第二天一早,我在温暖的房间里万分难受地全副武装完毕(尤其是往牛仔裤里塞了条厚厚的羽绒裤),然后与同伴们乘坐13路公交车再度来到了索非亚广场。一夜小雪给冰城铺上了一层白纱,索非亚广场也成为了白茫茫的一片,在教堂的映衬下愈加显得风情万种。此时的索非亚大教堂不再有任何遮掩,在白雪的点缀下大方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的东欧拜占庭建筑风格,经典的大洋葱头造型的屋顶,配合上周围几个棱锥形状的小尖顶,感觉就像电视上看到的莫斯科红场一样。在蓝色苍穹之下,深褐色的砖墙、墨绿色的穹顶,给人以沧桑厚重之感,并带有宗教的神迷和忧伤。百年来,大教堂就这样默默地耸立着,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兴衰起落。如今的教堂已不再是教堂,里面没有了讲经台、信众席和唱诗班,作为哈尔滨建筑艺术馆,里面展示着这个城市不同时期的历史照片和建筑资料。教堂内的结构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只有从高高的屋顶垂下来的华丽的吊灯依稀可以想见这里曾经的豪华。教堂正厅里,耶稣与12门徒的画像还在,但周围挤满了哈尔滨老照片,与东正教有关的东西也只能在狭窄的回廊中看到。走出教堂,心底下总觉得有些遗憾,我希望在这里能碰到穿着黑袍的神父,面容谦和的教徒,有悠远清净的音乐低低回响……似乎他们才是索菲亚大教堂最佳的搭档。
解读哈尔滨,需咀嚼它的忧伤过往。十月革命让帝俄的大批权贵逃亡至此,欧洲的反犹风潮也让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迁徙而来。这些游子将哈尔滨打造得如莫斯科般恢弘、巴黎般繁华,以慰他们离乡背井的忧伤。岁月荏苒,游子们的背影已渐行渐远,但在哈尔滨的一呼一息中留下了他们的甜蜜与忧伤,而要领略这一切就一定要去闻名遐迩的中央大街。离开索非亚广场,向西穿过尚志大街,便来到了中央大街。中央大街始建于19世纪末,这条位于道里区中心地段长不过1.5公里的步行街如今是哈尔滨最繁华的商业区,也是哈尔滨的标志之一。沿街两侧是各式的西洋建筑,据说懂行的人士可以一一指点出巴洛克式,折衷主义、新艺术主义、文艺复兴式等各种建筑艺术风格。如同在上海的外滩,走在中央大街上,就仿佛走进了西方建筑史的博物馆,只是如今这些古老的房子里面售卖着各种现代的商品,它们的喧嚣和老房子的古朴格格不入。不过还好,一些老的店铺也依然存在,比如华梅西餐厅,比如马迭尔宾馆……说起马迭尔宾馆,不能不提一下马迭尔冰糕,来哈尔滨之前我便听说了这一元一根的著名冷饮,如今来到这,岂有不尝之理?于是尽管是大冬天,尽管价格已涨到了两元一根,我们仍旧一人买了一根。冰糕口味一般,并没有传说的那么夸张,不过在这寒冬腊月品之,还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走到了中央大街的尽头,来到了矗立在松花江南岸的防洪纪念塔下,在纪念塔前拍了几张照片之后,我们径直来到了松花江畔。一月的松花江千里冰封,封冻的江面上可肆意行车走马,畅通无阻。此刻,宽阔的江面上已成为了一个大型的冰上游乐场,溜冰、划冰车、冰上陀螺等北方传统冬季游戏令来自南方的我们大开眼界,精明的商家将马车、狗拉雪橇等设施搬至江面以招揽顾客,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在松花江上,与江畔斯大林公园里漫步的人们一起,为冬日的哈尔滨增添了无穷的活力。在靠近南岸的江面上溜达了一阵后,我们便从冰面上一路北行过江,奔江北的太阳岛而去。
松花江北岸的太阳岛,虽然同属哈尔滨这座城市,但它却矜持地与繁华的城市中心保持着一段距离,保持着一种天籁的品格、幽思的个性、潇洒的风貌与超凡的神韵。来到太阳岛,就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行走在撒满雪花的林间小道上,身旁路过一栋栋各具特色的俄式小别墅,没有喧嚣嘈杂,没有车水马龙,这里的风情是自然的风情,这里的魅力是自然的魅力。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抵达了太阳岛的核心区域——太阳岛公园。作为江北雪博园区所在地,太阳岛公园内游人如织,人们竞相在各式各样的雪雕作品前拍照留念。说心里话,也许是本性好静的缘故,相比热闹的太阳岛公园,我似乎更衷情于先前风光旎旖,环境幽雅的太阳岛外围地区。尽管如此,雪雕的魅力还是让我为之惊叹。看雪雕一定要有心里准备,那是因为雪雕太美、太大。雪这种取之不尽且又轻又软的材质,让雕刻家可以轻松地完成各种想象。在巨大洁白的雪雕下,人都显得很渺小,那是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在太阳岛公园,我们恰逢黑龙江电视台正在录制一档名为《冰雪乐翻天》的闯关节目,心中一热,四个人都现场报了名,结果在第一关便全军覆没,好没面子!不过能在异乡荧屏秀上一把,还是令我们感到不虚此行。
离开太阳岛公园,已是傍晚时分。在这夕阳西悬、霞涛万顷之际,站在公园门口的大桥上凭栏远眺,眼前朦朦胧胧的一片,与偌大的天宇融为一体,显得异常深沉!披着晚霞,我们走上西行之路,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冬日哈尔滨最负盛名的冰雪大世界。
冰雪大世界场面恢宏壮阔,造型大气磅礴,景致优美绝伦,各种冰雕艺术在不断变幻的彩色灯光照射下更显璀璨夺目、绚丽多姿。踏着白雪铺就的道路,观冰雕,赏冰灯,玩冰上滑梯,开雪地摩托,流连于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的宫殿城堡与亭台楼阁之间,耳旁回荡着轻快的乐曲,此等美妙感觉,非一般词汇所能表述,惟有抛开一切,用全部的身心去感受这迷人的童话世界……一阵疯玩过后,突然发现相机的镜头盖不见了,四下找寻无果。罢了,就当是到此一游的纪念吧。
回酒店的途中,经过兆麟公园,里面的冰灯游园会正热闹地进行着,只是时间已晚,外加经过了一天暴走,我等已是万分疲劳,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我们还将起个大早,奔赴遥远的雪乡……
哈尔滨有散不开的欧陆风情,有因怀旧而起的淡淡忧伤,有诱人的美食以及与众不同的建筑,更有在零下二十多度激荡着的热烈气息,这些正是这个城市真正的精髓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