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解中国92系列手枪(3)
92式9毫米手枪的弹匣供弹方式为双排双进
92式5.8毫米手枪全枪长188毫米,宽35毫米,高131毫米。枪管长115毫米。空弹匣时重760克,满载手枪弹时重879.2克。
全枪由枪机组件、枪底把组件、发射机构组件、弹匣组件、枪管、枪管套、连接座、复进簧、复进簧导杆与挂机扳把组成。与92式9毫米手枪一样,92式5.8毫米手枪的零件个数也是41种43件。而且,92式5.8毫米手枪也采用了组件化设计和零件多功能化。在组件化设计方面,击锤、击锤簧、击锤簧顶销、击锤簧座、击发杠杆和套管结合成了击锤部件。而发射组件则是由击锤部件、拉杆部件、阻铁部件、保险、单发杠杆和销轴组合而成。在零件多功能化方面,复进簧既是枪机复进簧又是挂机扳把的复进簧,击锤簧座又是保险的定位销。
92式5.8毫米手枪为半自动发射方式,有单动和联动功能。自动方式为枪管回转半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闭锁方式为惯性闭锁方式。
手枪的内部结构非常独特。首先枪管上有一个呈菱形的导引凸笋。套简内表面有一个连接座,连接座上有一个呈“之”字形的螺旋槽。这个呈“之”字形的螺旋槽的具体形状为,在正对枪口方向有一段较长的直槽,然后是一段斜槽,在斜槽的另一端是一段较短的直槽。击发前,枪管的菱形导引凸笋被容纳卡在较短的直槽内。这样设置不易沉积泥沙污垢,有利于枪机运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击发后,弹壳底压迫使容纳了枪机的套简后坐。此时枪管上的导引凸笋还在较短的直槽内,双方没有任何相互作用。这是为了在这段时间内保持枪管不动,以求保证射击精度。在套筒后坐了2~3毫米后,螺旋槽的斜槽开始与导引凸笋接触。由于斜槽的作用,套筒与枪管中的一方必然会发生旋转,而套简显然是不会旋转的。这样,就迫使枪管绕其轴线做45度的原地回转。大量的后坐能量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消耗,起到了减小后坐力的作用。过了斜槽后,枪管又变成不动状态。同时套筒继续后坐,直到导引凸笋通过那一段较长的直槽最后到位。接着,在复进簧的作用下,枪管按相反程序被推回到初始位置,准备进行下一发弹击发。
92式5.8毫米手枪的保险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手枪一共设置了三道保险。第一道保险是手动保险。手动保险装在发射机座上,左右扳把外露在底把两侧,操作方便,转换迅速。扳把置于保险位置时,可同时锁住击锤和枪机,这时击锤压不动,扳机也扣不动。手动保险还设计有待击解脱功能,可使全枪从待击状态直接转换到保险状态,转换中击锤在其簧力作用下回转,作用在保险上,绝对打不到击针,保证使用安全。第二道保险为击针保险。击针保险是为防止在弹膛内有弹时,由于意外撞击(如跌落到地面)引起走火而设计的。它利用击针保险轴锁定击针来实现保险,只要不扣动扳机,不论哪种意外事件发生,都不能使击针向前运动,杜绝意外走火,保证使用安全。第三道保险为不到位保险,是为使用安全而设计的。保证每发枪弹的发射都必须在枪机复进到位闭锁后进行,否则即使扣动扳机也不能发射。92式5.8毫米手枪的安全性如何由此也就不难想象了。
弹匣为双排双进弹匣,而弹匣容量则达到了颇令人吃惊的20发。与92式9毫米手枪一样,弹匣上也刻有存弹指示刻度。存弹指示刻度也是每5发弹一个单位,当然其最高值要从20发弹标起了。而且,弹匣两侧的通槽比9毫米手枪弹匣的通槽更长。
握把与枪底把与92式9毫米手枪一样,采用了整体注塑成型的工程塑料材料。同样设置了瞄具接口键槽,为适应左撇子射手而设计的双向手动保险扳把和可换向安装弹匣扣。但与92式9毫米手枪不同的是,握把上的花纹只有斜格花纹,没有给人印象深刻的五角星。花纹最上方的边框,92式9毫米手枪有鲜明的棱角,而5.8毫米手枪则为圆滑边框。如果更仔细观察,会发现9毫米手枪的握把窄而厚,5.8毫米手枪的握把则宽而薄。但二者的横面防滑纹是完全相同的。同时,5.8毫米手枪的扳机护圈也没有9毫米手枪的棱角和防滑凹纹,而是圆滑过渡。
92式5.8毫米手枪的套筒包括套筒上的涂有荧光点的准星和照门,和9毫米手枪基本相同。整枪采用化学复合成膜技术进行表面处理,提高防腐蚀能力。
该枪的可靠性和寿命与9毫米手枪相同,都是故障率小于0.2%和寿命大于3000发枪弹。
92式5.8毫米手枪的初速大约为460米/秒,有快慢15米/秒的冗余度。得益于良好的减震措施和手枪弹的设计,该枪射击精度很好。[ Next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