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中的北欧铁翼——瑞典萨伯公司研制的喷气战机——Saab-21(48)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除了萨伯 36 外,在萨伯 37“雷”和萨伯 39“鹰狮”之间还有萨伯 38

这个型号失踪,这个也是下马的型号。七十年代时瑞典皇家空军认为需要研制新型的轻型攻击机,于是萨伯公司为其开发了公司代号“项目

1600”的轻型攻击机。后来由于技术指标升级,改成了代号“项目

1700”的高级教练/攻击机,该型机使用已发展成熟的航电设备和武器系统,不需另研新武器。但后来由于冷战结束,再加上该项目预算超支,不幸被勒令下马。如果该机能够如期服役将会被赋予萨伯

38 的型号,其军队型号将是 Sk 38/A 38。

时代经典

作为鸭式布局、短距起降战斗机,萨伯

37“雷”实现了一机多型的设计思想,是符合瑞典国情的一型成功之作。作为一款六十年代研制的战机,它有领先时代的一面,当然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雷”在设计中的一大遗憾就是没有引进空中加油技术,以当时瑞典与欧美航空大国的国际关系来说获得空中加油技术并不困难,即使无法从国外获得该技术而独立研发也并非难事。当然,对于瑞典的国土面积和当时的国防政策来说,“雷”即使不采用空中加油技术也完全可以满足作战需要。另一个遗憾是仍然采用机械式操纵系统,如果晚几年服役的话或许还赶得上应用电传操纵技术,而这将大大提高“雷”的操纵性能。对于一架本身静不稳定的鸭式战机来说采用机械式操纵系统,其高机动性不易得到全面的发挥。对于航空迷来说,采用这些技术会使“雷”更加趋于完美,成为一型理想的完美战机。 AJ 37 F-4E 米格-23ML入役时间 1971 1969 1973空机重量(公斤) 9,500 13,800 10,200正常起飞重量(公斤) 20,680 14,515最大起飞重量(公斤) 18,000 26,300 17,800最大载弹量(公斤) 3,600 7,250 3,000最大平飞速度(公里/小时) 2,125 2,300 2,500爬升率(米/秒) 203 142 254实用升限(米) 18,300 17,900 18,500转场航程(公里) 2,000 3,700 2,800机内武器 1门30毫米厄利孔KCA型航炮 1门20毫米M61型6管“火神”炮 1门23毫米Gsh-23L型航炮

-End-

第一页    上一页    第48页/共48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