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 之 传 奇——亨克尔 He-100 战斗机探秘(15)
找买主,为此想尽办法终于从为该机搞到了出口许可证。虽然由于战争的缘故销售范围缩小了许多,不过还是有两个国家的代表团在十月底参观了曼瑞纳亨工厂后对 He 100
表示了兴趣---日本和苏联。终于有国家赏识 He 100,尽管只是用于研究和参考而不是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苏联人对该机的翼面冷却系统格外有兴趣,为了参考其设计而买下了六架原型机(V-1,V-2,V-4,V-5,V-6 和
V-7)。一俟这些飞机运到苏联,立刻被送到了 ZAGI 大卸八块,从里到外研究了个透。虽然苏联人最终并没有在他们的军用飞机上采用翼面冷却系统,不过 He 100
的很多设计特征还是大大影响了后来的苏联战斗机设计,尤其是 LaGG-3。由于苏联当时普遍采用的航空引擎远不能和 DB 601 相提并论,因此 LaGG-3
的性能已经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不少德国飞行员就栽在了这种深受德国设计风格影响的机型手中。
日本人同样对新飞机很有兴趣,尤其是对采用液冷发动机的飞机。他们花了一百二十万帝国马克买下了三架 D-0
系列的飞机,同时还用另外的一百八十万买下了该机的生产许可及一整套生产夹具。所有这三架飞机在1940年五月运到了日本,在霞浦(Kasumigaura)重新组装后被赋予
AXHei(表示亨克尔试验战斗机)的编号编入海军,不过有时候日本人也在德国的影响下将该机称为 He 100 或 He 113。
在性能测试中该机技惊四座,海军立刻决定将其作为他们的陆基局地战斗机(截击机)投入大批量生产(日本陆海军同时拥有陆基战斗机)。日立公司赢得了生产合同,并开始在青叶(Chiba)设立厂房准备大干一场。遗憾的是可能由于欧洲大战如火如荼,日本人定购的图纸和生产夹具一直没有运到,关于这一点没有进一步的资料。
DB 601 发动机的设计比起当时日本惯用的气冷发动机要先进得多,为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川崎工厂在 1938 年已经从德国戴姆勒.本兹公司购买了 DB
601A 型发动机的生产许可,引进工作进展顺利,到 1940 年后期已经以 Ha-40 为名投入了生产。
当时川崎公司正在同时发展两种平行的战斗机型号,Ki-60 重型战斗机及
Ki-61。前者由于性能测试不够理想(试飞员不喜欢该机的高翼载)而被放弃,重量较轻的后者则获准继续发展,最终成了日本唯一的液冷引擎战斗机---三式战“飞燕”。
除了翼面冷却系统外(在三式战斗机一架较早期的原型机上也可以见到),“飞燕”和 He 100
有着太多的共同之处,为了获得较好的盘旋性能和较大的航程,日本人采用了较长的新型主翼,此举亦提升了该机的高空性能。总之军方对这种飞机非常满意,同意将该机投入批量生产,成了陆航手中第一种可以和美国战斗机抗衡的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