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7(Su-7)“装配匠”战斗轰炸机(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953 年 5 月 14 日,根据苏联内务部(MDI)第 223

号令,苏霍伊(P.O.Sukhoi)被指派取代康卓切夫(V.V. Kondratyev)出任 OKB-1 设计局(不是阿列克谢耶夫

S.M.Alekseeva 的那个)的总设计师。这个设计局是在一年前设立的,目的是仿制美国

F-86“佩刀”战斗机。苏联莫斯科航空研究所(MAI,俄文МАП)1953 年 10 月 26 日的 135 号令,设计局得到了第

155 号工厂(原先是MAI的第 51 号工厂)以作为它下属的生产企业。

到了 1953

年夏天,设计局参与两种构型的超音速战斗机的设计:一种是后掠翼,此类飞机被赋予编号“S(俄文C)”;另一种是三角翼,这类飞机则被赋予编号“T”。当局要求的设计指标是最大速度达到

1,800 公里/小时,实用升限达到 19,000 米。在 1953 年 8 月 5 日获得政府的授命后,研制工作正式展开。

被命名为 S-1(C-1)后掠翼前线战斗机的概念设计方案于 1953 年

11 月通过了预研论证,1954 年 2 月在苏联空军总司令波诺马雷夫(A.N.ponomarev)的帮助下,通过了实体模型论证。6

个月后,也就是 1954 年 8 月,另一款后掠翼战斗/截击机

S-3(C-3)方案也通过了评审,不过此型飞机的研发稍后不久即告停止。除了苏霍伊本人参与其中之外,泽林(N.G.Zyrin)也加入进来,此人后来成为苏-17(CУ-17)及其改型的主设计师。

在当时看来,S-1(C-1)设计方案的机体与系统整合了一系列的创新:在机身

1/4 分割线处后掠 60º 的机翼;全动控制系统;可调式轴流机头进气道;在两翼翼根处各设有一门 30mm 机炮;由 OKB-165

设计局(即后来的留里卡设计局)开发的新的高性能 AL-7F(AЛ-7Ф)涡喷发动机,设计加力推力为 10,000 公斤;工作压力为

210kg/cm² 的液压系统;一套动力控制系统;双室助推器;优化设计的 K-1 弹射座椅;机头进气锥内装有 SRD-5M

(CPл-5M)测距雷达,采用 ASL-5HL(ACД-5HД)瞄准具以及其他特征。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31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