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7(Su-7)“装配匠”战斗轰炸机(15)
苏-7 系列飞机的共同缺陷是差劲的起降性能(TOLC—takeoff
and landing
characteristics),这是由其选择的空气动力外型(轻薄的大后掠角机翼)决定的。这样的气动布置导致较高的起降速度,因而需要更长的跑道。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局对一系列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1960-1961
年间,一架苏-7 被用于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平台试验机,编号
S-25(C-25),其特征是采用了吹气襟翼,基于一套由发动机压缩机产生的空气驱动的附面层吹气控制系统(BTBLC
system:blowing-type boundary layer control
system,也有称之为利用发动机引气的附面层吹除系统)工作。该型机于 1961 年至 1962
年间进行了设计局测试。测试中那套控制系统并没有显著地减小起降速度,因此该型号并没有投入生产。好在另一方案的设计达到了对于起降性能的要求,这在试验机
S22-4(C22-4)上得到了验证。该方案就是在起飞的时候加装火箭助推器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而在降落的时候则用更大的减速伞来制动(有时候笨办法就是能够解决一些事情,不过也是无奈之举)。这一型号被推荐投入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