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轰炸东京中的燃烧弹(39)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B-29 对日本的战略轰炸也是一路磕磕绊绊、困难重重,丝毫不比攀登这座险峰容易。

阿尔卑斯 Matterhorn 峰,像个金字塔,看着就倒抽一口凉气

在开罗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在中太平洋获得轰炸的前进基地,很快基地更明确为关岛、赛班岛和提尼安岛(Hansell

的贡献)。此时的阿诺德正承受着罗斯福的巨大压力(43 年 2 月到 45

年一月差不多两年里面心脏病发作了四次,最后一次最厉害,歇了几个月,重压之下,这官也不好当啊),前面提到过,罗斯福对 B-29

项目的进展缓慢非常不满,不过阿诺德确实也没办法,这玩意实在太复杂了,生产费时费力。现在对日战略轰炸的基本框架有了,不过到 43

年底为止,轰炸所必需几个要素:B-29、M69 燃烧弹、训练有素的飞行人员再加上目标的确定等等实际上都还不具备。

从 44 年 3 月底,在阿诺德的严令催促下,首个 B-29 部队——第

58 联队所属的 160 架 B-29 总算分批离开了美国飞往印度,不过路上摔了 7 架。44 年 4 月 4 日,专职对日战略轰炸的第

20 航空队在华盛顿成立(差不多就是在陆航外面又挂了个牌子,人都是现成的,唯一的一个只装备一种飞机 B-29 的航空队),而以

Wolfe 准将为首的第 20 轰炸机司令部也搬到了印度加尔各大附近的 Kharagpur。

在印度加尔各答周围建立了四个基地

Chakulia,Piardoba,Dudkhundi,Kharagpur,所属的四个大队各占一个,同时在中国成都附近�

第一页    上一页    第39页/共39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