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 米-8/米-17中型多用途直升机
我国在70到90年代先后引进了苏联米里设计局著名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米-8,以及其重大改型米-17,以补充陆军航空兵薄弱的航空力量。由于我国研制的直-5设计年代久远,后续研制的直-6、直-8等不是未定型,就是不断拖延,米-8和米-17的到来无疑缓解了紧迫的需要。米-8进口的数量较少,而米-17则较多,据说达到上百架。本页只收录了国内米-8、米-17的图片,详细文字和外国图片资料请见米-8具体页面。点击查看:我国专家谈米-171直升机在外电报道中,中国第一批就进口了60架米-17,编号为917、927、937、967、987字头的五位数。导致这一交易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在1989年后拒绝出售更多的S70“黑鹰”直升机给中国,于是中国向俄罗斯订购了相比之下价格非常便宜的米-17。1991年首批24架米-17到货,1995年前又有35架交货,且为米-171改进型。中国进口的米-17部分装有六个外挂架,可携带炸弹、布雷器、火箭发射器等。另外这些米-17并没有俄罗斯自己使用的米-8TV上的12.7mm机枪、座舱装甲、发动机尾气红外抑制装置。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米-17较为优秀,我国现在还没有计划将这种直升机转为国产化。原因比较复杂,首先我国仿制“超黄蜂”的直-8项目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由于部分关键部件无法国产化,拖了二十年仍没有生产大批量实用的直-8型号。如果上米-17项目,等于宣判直-8的死刑,直接影响部分军工企业,而且经过引进发动机等措施直-8已经有了新希望。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俄罗斯的特殊情况,总体的看,进口米-17要比国产化便宜的多。2004年11月,俄罗斯喀山直升机厂在珠海航展上表示,去今两年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向中国供应26架米-17-B5直升运输机的供货任务(去年10架,今年16架)。这26架直升机已经是该厂近年来同中国签订的第二份供货合同了。根据第一份合同,该厂于2001―2002年已经向中国供应了35架米-17-1B型的直升机。米-17-B5型直升运输机属于米-17基础型号的改进型,其起飞重量为13吨,最高可运载36人,或者舱内有效载荷4吨,外加舱外悬挂4.5吨。其最高航速为30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为230千米/小时,(在仍保持5%燃料储备的情况下)航距为650千米,最高飞行高度为6000米,机上安装着两台2200马力的ТВЗ-117ВМ型燃气涡轮发动机。据悉,目前俄罗斯喀山直升机厂正在同中国商谈继续开展合作的问题。一架米-8,已经非常残旧,油漆脱落严重。请注意在机头方向看,米-8的尾桨在左边,米-17的尾桨则在右边。陆军的米-8有的用于专人运输,因此没有携带武器,尾梁下也没有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而米-17主要用于空降突击运输,因此多数有武器系统和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