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宣化金元遗址出土百余文物
为配合国家铁路建设,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日前,河北省[注: 唐代中书省(隋因避讳作“内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书省与门下省,它们合称为两省或北省(尚书省称为南省)。]文物部门在张家口市宣化县抢救性发掘一处金元遗址,发掘出钱币、铁器、陶器、瓷器和石器等百余件文物。
今年年初,文物部门在对即将开工的张唐铁路张家口段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了位于宣化县境内大化家营村的一处遗址。4月至7月,由河北[注: 河北省-河北省简称冀,位于北京、天津两市的外围,自古即是京畿要地。河北是中国的文物大省,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处,名列全国首位,]省文物研究所等部门组成的“张唐铁路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据了解,该遗址位于宣化县赵川镇大化家营村东北1.5公里,遗址东西150米,南北400米,面积6万多平方米。
考古队先后挖探方50多个,清理窑址一处,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出土文物有唐代、北宋[注: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王朝。它于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到公元1127年政权南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北宋,定都开封。]、南宋、金代铜钱币70余枚,铁金梨花等铁器10余件,还有很多的残损陶器、瓷器和石器。陶片以泥质灰陶居多,可辨器物有盆、罐、瓮、瓶等,纹式主要有弦纹,附加堆纹、绳纹,素面大多磨光。瓷片以白釉最多。
从出土文物推断,大化家营遗址是张宣地区一处金元聚落遗址。它对探索研究北方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融,具有很高的历史、科研和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