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卡”--Ju87俯冲轰炸机(4)
1935 年底完成的第 3 号样机 Ju 87V3,机身编号“D-UKYQ”
试验完成后,V2 样机于 1936 年 3 月送往李希林试验中心作为竞赛机继续试验,而 V3 作为预备机入库收藏。
在德国空军中有很多人反对制造俯冲轰炸机,理由和一战时英国空军提出的“低空武器威胁论”一样。所幸俯冲轰炸机最大的支持者― 一战航空队英雄恩斯特-乌德特将军于 1936 年 6 月出任空军技术总监,他否定了这些指责,使“斯图卡”得以顺利试制。
这时以竞赛机为名义进行的俯冲轰炸机竞争进入白热化,有 4 架样机参与竞争:容克斯 Ju 87V2、海因克尔 He 118、阿勒道 Ar 18、Ha 137,在预审后 Ar 18 和 Ha 137 被淘汰,Ha 137 是由于交货太晚而失去参赛资格,Ar 18 降为后备机,而 Ju87 V2 和 He 118 获准各制造 10 架。接下来乌德特亲自试飞 Ju 87V2,在着陆时摔了一下,所有人都以为容克斯输定了,因为对手 He 118 是海因克尔博士的王牌产品,它是 4 架样机中唯一采用可收放起落架的,设计非常先进。
但实际试飞中却发现 He 118 无法进行大于 50 度的大角度俯冲,乌德特在亲自试飞时曾试图突破这一限度,结果当场一头栽到泥地里,乌德特受伤。于是 He 118 被取消资格,Ju 87V2 终于中标获准大量生产。
出于认真严谨的态度,容克斯公司在得到量产许可后仍坚持制作了一架最终试验机―V4,将 V2 和 V3 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改进,V4 样机(机身号码 D-UBIP)的引擎位置更低使飞行员视界进一步改善,垂直尾翼更大并且改为直角型(V3 为圆弧型),主起落架的整流罩加大。V4 仅在右翼装 1 挺 7.92 毫米 MG 17 机枪,机身下挂 250 公斤炸弹,如果是单人飞行则最多可挂 500 公斤。容克斯公司将 V4 送交航空部进一步试验,虽然冒了丧失合同的危险,但这一务实态度使容克斯公司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当然容克斯公司对自己的技术水平也抱有 100% 的信心,结果不出所料,V4 样机大获成功。
〈Ju87A〉
在正式生产前,容克斯公司从 1936 年底到 1937 年初生产了 10 架试生产型称为 A-0 型。A-0 型使用功率更大的尤莫 210Ca(640HP)引擎,为了省略工艺而将机翼前缘由二段式改为一体式,在后部坐席加装 7.92 毫米 MG 15 机枪 1 挺。但是当时的飞行服和减压技术无法防止在大角度俯冲时飞行员出现“黑视”现象,有坠机危险,因此装有自动操纵装置,可以在到达危险高度前自动拉起。(但是投得越低炸得越准,因此象鲁德尔这种老鸟都不愿用自动操纵)
1937 年初开始生产第一种正式量产型 Ju 87A-1,它使用尤莫 210D(680HP)引擎,制造中途又换装新的 HPAIII 螺旋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