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我军第一个用身躯堵枪眼的钢铁战士(2)
个“曲身上”,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绳套套在双手上,接着“曲身上大回环”就打起“大车轮”来了。后来他觉得绳套小了不好用,干脆就把绳套脱了下来,在场的连、排干部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只见他双手搓了些防滑粉,又是一个“曲身上大回环”,连续打了5个“大车轮”,最后来了个振杠跳下。全团指战员都被他这种高难度、惊险而又熟练的动作给折服了,场上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所谓“艺高人胆大”,徐佳标同志就是靠着平常的刻苦训练,从而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杀敌本领,这为他在战场上勇战顽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英雄虎胆 徒手夺敌机关枪
1945年4月26日,阜宁战斗打响了。这一天是阴天,晚上天很黑。三营指挥所设在阜宁县城北约30华里处,位于东坎与阜宁县公路西侧近百米远的赵阁庄。七连作为三营预备队,部署在指挥所附近,八连、九连埋伏在公路上,准备配合友军阻击南逃之敌。
敌人是顽固派石友三部的残部,该敌从鲁南窜到苏北,在我淮海区部队的追击下,逃窜到盐阜区。师部决定集中淮海区一部及八旅、特务团,将敌人歼灭在东坎至阜宁县中间,决不让其窜进阜宁县城。当时敌人在我友军的围歼追击下已溃不成军,准备沿公路向阜宁逃窜。为了活命,敌人争先恐后地向前涌,朝着公路及两侧满山遍野地跑。他们有的丢了背包,有的倒背着抢,有的用枪挑着背包、手榴弹,甚至有的病号把枪当拐棍拄着,一瘸一拐地向前走,显得非常狼狈。敌人想在天亮之前赶到阜宁,凌晨1时许,他们加快了逃跑的速度,队伍也显得更乱了,就像电影院散场时一样拥挤和混乱。这时,正巧一个敌人扛着一挺机枪从徐佳标身旁走过,徐佳标一个箭步上去就把敌人那挺机枪夺了过来,只听见那人问:“你怎么?……”没等他说完,徐接过话茬说:“换一下。”敌人以为是自己人换着扛枪呢,而徐佳标也被敌人挤出好几米远。七连领导怕自己的同志被敌人的队伍裹走,立即命令二排全体战士拉起手来,让徐佳标再夺敌人的机枪。徐佳标见过来一挺机枪,又上去夺了过来,敌人“嗯”了一声,就被他们的人挤出很远了。稍后,又夺了一挺,前后共徒手夺了3挺机枪。
战斗结束后,团、营领导在战斗总结大会上宣布:“七连五班是我们的战斗模范班,徐佳标是我们的战斗模范。”为了进一步宣传战斗模范,特务团号召全体指战员向徐佳标学习,并于1945年春在益林镇孙庄举办了《练兵模范徐佳标英雄事迹展》,把徐平时练兵的事迹及参加稽荡战斗、阜宁战斗的场景绘成连环画,在全团各连轮流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