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冲入核爆中心
这是第二炮兵原司令员李旭阁夫人耿素墨向我讲述的一个故事,装在我心中多年了,每每想起,感慨不已。
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两弹一星”功臣邓稼先罹患癌症去世后,他的夫人许鹿希,一直沉浸在高贵爱情里的世家之女,无法自拔。不仅原封不动摆放着邓稼先生前家里所有物品、书籍和纸条,任其岁月烟云褪色,尘埃落下,而且开始做一件事情,追踪当年到过核试验爆炸中心的两弹一星功臣的身体状况。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十几年,当首次核试验的主要指挥者和核科学家一一去世后,她发现,他们中间的不少人都是因为身患肿瘤而逝。
这似乎成了到过爆心的勇士们一个命运的咒符。但是也有人例外,那就是时任第二炮兵司令员的李旭阁中将。首次核试验后第二天,李旭阁曾坐直升机飞过原子弹铁塔上空,久久盘旋,观察铁塔的毁伤情况,当时的爆心核沾染极强,如果要算吃的核辐射最多,非他莫属。但他的身体一直很好,是一个异数。
2001年4月,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李旭阁老司令在解放军总医院被确诊为肺癌。这一年李旭阁将军正好74岁,所幸癌症发现得早,切除了左肺,手术做得很成功,治疗跟进及时,病情稳定下来了。
有一天,许鹿希与耿素墨见面了。她握着老耿的手说,以前我曾听张爱萍夫人李又兰大姐说,李旭阁司令员是所有到过首次核试验爆心人员中的“漏网之鱼”。可当得知他患了肺癌后,我又一次陷入沉重的悲怆之中,他们这代人为我们中华民族挺起脊梁,付出的实在太多了。
一个光荣与梦想的年代,一个创造了奇迹的英雄群体。当我抚摸这段英雄传奇时,奔突于心的是一种壮怀激烈的感动和钦羡。
那个让我们景仰的英雄年代啊!
钱学森教授未曾想到,当年听他《导弹概述》的将校中间,竟然出了一个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司令员
2004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纪念馆的筹备工作即将开始。
有一天,钱学森秘书接到一个电话,是李旭阁夫人耿素墨打来的,说家里整理书房时,发现一个笔记本,是1956年元旦钱学森在为我军高级将领讲《导弹概述》的记录稿。
1955年,在美国长岛被幽禁5年的钱学森,经冯·卡门学派师生的奔走,以及新中国政府的多方交涉,终于获准回国。
赤子归来,印证了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将军的判断:一个钱等于5个美国海军陆战师。归国后的钱学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并被任命为国防部五院院长。家还未安顿好,钱学森就开始向从战争中走来的高级将领描绘中国战略导弹的发展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