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公斤TNT炸墓劈棺:汪精卫的末日
11月7日下午,在位于绍兴市区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建筑工人在挖下水管道时挖出了一座石质跪像,跪像双手被绳子缚住,头很大,和身体不成比例,面容简单而丑陋。有“汪逆精卫”四个醒目的阴刻繁体楷体大字刻在石像底座的正面。石像所铸,不是别人,正是大汉奸汪精卫。
60年前的11月10日,汪精卫凄凄惨惨死于日本,这一天挖出他 的跪像,也算是非常巧合了。汪精卫临死前,曾留下一首《自嘲》诗替自己辩解:“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可他恐怕万万想不到,他所留下的只是千古骂名。
东渡
1944年元旦,汪精卫背痛大作,从北极阁返回熙和路公馆。一大批官员来贺年,汪没有心思,一个也不见。汪当时生病,是严格保密的,只有少数人知道。过了二三天,汪的下肢麻木,失去知觉,已经不能站立,而且高烧一直不退。汪的私人医生德国人诺尔,向陈璧君跌足痛哭说:“这大概是骨癌了!目前的医学,难啊!夫人要早作准备。”
渐渐到了二月早春,日本派了骨科专家黑川利雄教授专程到南京为汪治病。诊断后,黑川认为已到危险阶段,南京条件差,无法进行大手术,非去日本不可。日本的内阁大臣东条英机决定,将汪送往名古屋帝国大学附属医院,因那里的骨科是全日本最好的。1944年3月3日,汪精卫乘飞机到日本去治病。行前汪在病榻前召见陈公博和周佛海。汪两眼噙泪说:“我这次赴日治疗,凶多吉少。南京这个烂摊子,就交给你们二位了。”
这天上午11时,汪精卫半倚病床,写了他最后一张“手谕”,手腕无力,字迹潦草,和他过去娟秀的柳体字完全不一样了。信笺上写道:“铭患病甚剧,发热五十余日,不能起床,盟邦东条首相派遣名医来诊,主张迁地疗养,以期速痊。现将公务交由公博、佛海代理。但望早日痊愈,以慰远念。兆铭(汪精卫字兆铭)”下午1时,汪乘自己的专机“海鹣号”飞往日本。同行的有陈璧君、子女文惺、文彬、文悌、女婿何文杰、翻译周隆庠、伪中央医院院长黎福以及侍卫和佣仆等等。当时制空权已全在美国人手中,天天警报,人心浮动。但日本人死要面子,还派了四架“零”式飞机护航,幸而在途中没有碰到美国飞机,否则汪精卫全家都要化为灰烬了。
手术
汪精卫的专机在名古屋一片杂乱败落的机场降落,下机后被立即送往医院。名古屋医院是国际上知名的大医院,屋顶又涂上了很大的红十字,故美国飞机没有炸它。汪精卫住进了医院四楼的特别病房,房间宽敞,光线明亮,有病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