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节朗之战:24小时消灭印军“王牌旅”(2)
刘伯承主张“雄狮搏鸡”
印军第七旅所在的第四师是印军的“王牌师”,第七旅又是第四师的主力旅。所辖拉加普特联队第二营;旁遮普联队第九营;第九廓尔喀联队第一营;阿萨姆步兵第五营。其中第九廓尔喀联队第一营成立于1823年,英勇善战,1944年在意大利战场的卡西诺战斗中立下了不朽功勋。拉加普特联队第二营成立于1798年,士兵多来自拉加斯坦、拉加普特,均系印度最强悍的民族。印军前陆军参谋长蒂迈亚上将曾夸赞说:“拉加普特人是印度的骄傲,哪里的任务艰巨,哪里就有拉加普特士兵。”第二次世界大战,该营曾在非洲和中东战场作战,战功显赫。旁遮普联队第九营成立于18世纪中叶,“二战”中在中东地区作战,印度独立后曾参加过印、巴克什米尔战争,战斗作风顽强,吃苦善战,从没打过败仗。
当时印军第七旅部署在中印边境东线克节朗地区,在这里,印军强占我方领土多,一旦消灭这里的敌人,将会对整个印军起到较大的震慑作用,重创它的嚣张气焰。于是中央军委就将主要反击方案放在克节朗地区。

我军双人机枪小组对敌进行火力压制
克节朗地区属于高山峡谷密林地,山高谷深,林木茂密,给反击作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印军第七旅在克节朗地区的具体部署是:旁遮普联队第九营位于扯果布、邦岗丁一带;拉加普特联队第二营位于扯冬、卡龙和枪等一带;第九廓尔喀联队第一营位于绒不丢、色兄朗沟一带,为七旅预备队;七旅旅部和后勤机关位于章多;七旅战术司令部位于勒龙、吉普之间。在克节朗地区反击作战是中国边防军与印军首次交锋,“其胜败得失,关乎国威、军威”。中央军委总的作战指导思想是“务求初战必胜”,核心是“打狠打痛”第七旅,“全歼速决”。参加与印军“王牌旅”的作战部队有藏字四一九部队一五四团、一五五团、一五七团、十一师三十二团和山南军分区等部队。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在战前动员会上说:“我们当面的对手是印军的‘王牌’部队,要准备打大仗、硬仗、恶仗,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争取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