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多、钱多、姨太太多、的军阀:张宗昌(2)
《俺也写个大风歌》:“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模仿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加了一句他自创的“数英雄兮张宗昌”。“吞扶桑”,即吞日本,虽是当时流行语,但用在他的诗里,亦可见其口气何其大)
《天上闪电》:“忽见天上一火链,好像玉皇要抽烟。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他是个烟鬼,一天到晚,烟不离手,因此才有如此奇特的想象,以为玉皇大帝也像他一样总在抽烟)
《大明湖》:“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他对大明湖的大好景色熟视无睹,却像一个玩童,唯独对湖里的蛤蟆感兴趣,蛤蟆成了他这个大玩童眼中大明湖的象征)
《游蓬莱阁》:“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靠窗摆下酒,对海唱高歌。来来猜几拳,舅子怕喝多!”(有权有势即神仙,但显然和
他同游蓬莱阁的舅子权势不大,仙气不够,酒量也小)
几年前,我参加一家杂志社在山东蓬莱阁举办的笔会,不禁想起了张宗昌的《游蓬莱阁》,便随口吟了出来。没想到张宗昌的诗,比在蓬莱阁下的海中塑了像的八仙过海的故事,更能激起大家的游兴,一些人在蓬莱阁上到处寻找张宗昌坐过的地方和张宗昌喝酒划拳时还能眺望仙山琼阁的窗口。我便乘兴建议大家都吟一首诗,和张宗昌比一比。但遗憾的是,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场高手吟出来的诗,其喜剧效果没有一首比得上张宗昌的《游蓬莱阁》。
张宗昌用兵
其实,张宗昌的幽默并不仅仅表现在他写的强盗诗上,张宗昌用兵,也很具幽默色彩。
张宗昌的士兵很少训练,纪律松懈,但在军阀混战中,张宗昌却能屡打胜仗,屡建奇功,到底有何奥妙呢?
原来,张宗昌看准了那个年月的中国军人都被洋人打怕了,只要一看到高个子、蓝眼睛的洋人士兵就打哆嗦的心理,趁着当时俄国发生内战,东北来了很多流亡的白俄人之机,收编了一万多白俄士兵,每当作战的时候,张宗昌都让这些白俄士兵冲在最前面。被收编的白俄士兵本来是流落在异国他乡,张宗昌把他们奉为神兵,让他们有了用武之地,因此作起战来,非常勇敢,无不奋勇争先,其它军阀的士兵,一看到张宗昌部队里高大威猛的洋鬼子锐不可挡的气势,就心虚脚软,吓得望风而逃。因此,张宗昌轻而易举地成了百战百胜、威震四方的将军,率领他的中俄联军,从东北一直打到自己的老家山东。在老家山东,张宗昌常常一边大块吃着狗肉,一边端着酒杯大笑着说:“俺不仅仅是狗肉将军,俺更是指挥洋毛鬼子打胜仗的百胜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