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岸防部队已击毁击伤70余艘敌舰40余架战机(3)
不断挖掘潜力
又是一个风尘仆仆的夜晚,根据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1977年8月在军委座谈会上的指示精神,海军岸防部队广泛开展武器装备的挖潜改造。这一天,时任海军岸防部部长的苏国栋和北海舰队某岸导团的领导们又一次来到某重要海峡。
这个重要海峡埋葬着历史上众多守卫将士的忠骨和魂灵,也记录着列强们军舰横冲直撞的罪恶。然而,按大纲规定,我岸舰导弹的有效射程还不能封锁住海峡,海峡上有一条火力“空白带”。“决不能给敌舰船留下‘通道’!”苏国栋一回到北京,就和岸防部的同志一起拿出3个方案。前两个方案要改变导弹的弹道,由于人力,财力限制,他们决定将这两个方案留下来慢慢研究,采用第3种方案,即在现有导弹技术水平基础上挖掘潜力增加射程。这之前某岸导团的使用者们从国外资料上看到,法国的“飞鱼”导弹、挪威的“企鹅”导弹、意大利的“海上杀手”导弹都是不断改进、提高射程最终成为各国军方竞相采购的著名导弹。岸导团官兵很快就发现,他们和海军岸防部的想法不谋而合。
“挖潜增程”试验的任务被北海舰队某岸导团争了过去,该团成立专门的课题组,经过反反复复的计算和试验,他们提出了增加××公里射程的设想。这一设想方案很快被有关科研生产单位认可。
1987年夏天,有关科研人员和上级机关首长齐集发射阵地。3发新的增程弹发发按计划击中不同目标。岸舰导弹增程射击成功,使当时装备的岸舰导弹的火力覆盖面积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这是中国人智慧的一次展现,更是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的可喜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