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路相逢勇者胜:赵奢一战成名的“阏与之战”(3)
本来想要杀人复仇的平原君赵胜被赵奢一记当头棒喝清醒了过来,赵奢的解释不仅很逻辑而且很高度,他没想到一个税务官员居然具有这样的觉悟和理论水平,更没想到一个位卑言轻的官员居然有这样的胆色,敢于面对面地痛批赵国相国的错误。于是一向以爱才惜才着称于世的平原君赵胜不仅改变了杀人的动机,而且还积极地向赵惠文王推荐了赵奢,敢于得罪平原君的人本来就凤毛麟角,得罪平原君以后还能凭一番慷慨陈词让平原君心悦诚服的人简直就是奇迹。赵惠文王也被赵奢的胆色和原则打动了,就这样赵奢被任命为赵国税务局局长,全面主持赵国的国家税收工作,在赵奢的努力下,赵国很快就“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赵奢上位当税务局局长的过程很快被传为佳话,只是隔行如隔山,这位有原则的税务干部可能完成一件连廉颇和乐毅都不敢接手的军事任务吗?赵奢最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拼命。
赵奢率领大军出征,离开邯郸三十里的时候,赵奢下令“有以军事谏者死”。赵奢不仅有种,而且也不缺头脑,他当然知道廉颇和乐毅都不敢接手的工作一定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他决定让那些动摇军心的人统统闭嘴。
当时的秦国大军来到了武安的西面,为了威慑赵军,开始操练军队。秦国大军战鼓擂起,喊杀声震天,根据《史记·廉颇列传附赵奢传》的记载,秦国大军当时的这次军事示威产生了相当于三级地震的冲击波,当时武安城里房屋上面覆盖的瓦片都被震得发出了“哗啦啦”的响声。武安危急的军情很快报到了赵奢军中,赵奢帐下的一名将官情急之下忘记了赵奢立的规矩,他站出来请求赵奢尽快赶到武安救援。这位将官的建议当然也是“以军事谏”,所以这位不开眼的将官就被赵奢下令拖出去砍了脑袋。站在赵奢帐下的众将领倒吸了一口凉气,从此以后没人再敢跟赵奢废话了。杀了倒霉的将官,赵奢下令原地扎营,然后组织全军士兵挖战壕、筑工事,一副就地抵抗秦军的架势。就这样赵奢原地不动地守了二十八天,丝毫没有要开赴前线的意思,只是军营周围的工事已经修得颇具规模。这时秦国大军派出的侦察员来到了赵奢军前,赵奢不仅把这位奸细放进了大营,而且还好吃好喝好招待了一番,然后就打发奸细回去报信去了。秦国侦察员回到了自己的军中,马上向领兵的将军汇报了自己在赵奢军中的所见所闻,秦国将军听到汇报以后大喜,“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人们都愿意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忽略对自己不利的迹象,秦国将军也不例外。这次秦国将军只看到了赵奢在距离邯郸三十里的地方构筑工事坚守的现象,为了自己的胜利,他很自然地把赵奢的行为理解成了不思进取,甚至是畏惧不前。而那位侦察员轻易获得的情报当中表现出来的诸多疑点就被这位将军很轻易地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