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先向外界揭露南京大屠杀?血写历史不可改变(2)
贝德士和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的国际友人,做了大量救济难民与对外揭露日军暴行的艰巨工作。他们目睹日军在南京烧杀淫掳的暴行,无比愤慨。他们以辩论、恳求乃至自己的躯体,在刺刀与牺牲者之间从事难民工作,夜以继日地救死扶伤,把难民集聚于庇护所,并且为安全区内7万难民谋求食物和栖身之所。他们日复一日地前往日本驻南京大使馆,递交他们的抗议、呼吁,并逐日记录和填写日军暴行的表格。德国人拉贝和费吴生每天写日军暴行日记,史迈士教授和马约翰还拍摄了许多日军暴行的照片。贝德士以他历史学家的职业习惯,当时就作了大量实录与对外报道。由于贝德士是最后一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遂将国际委员会极其宝贵的档案文献资料全部保存下来;连同1946年7月贝德士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的记录副本和有关此次审判的报道,都以《贝德士文献》案卷珍藏在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特藏室。《贝德士文献》堪称实录南京大屠杀的“同时代的第一手资料”。血写的历史不可改变!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从1937年12月13日开始,兽性大发的日军疯狂地奸淫烧杀抢劫达6个星期之久,至少8万多女孩、妇女被奸淫,其中6,5万妇女被奸后杀害,中国军民被屠杀的至少在30万以上,全市大部分房屋被烧毁,古都南京几近灰烬。直到1938年1月22日以后,太屠杀在国际舆论的谴责下,才有所收敛。贝德士于日军攻陷南京的第4周,即1938年1月10日写信给他的朋友,揭露了他目睹亲闻日军奸淫烧杀的惨状。这封信是复印并秘密送出去的。由于日军层层封锁消息,贝德士委托一艘救援“帕内伊号”(系美国海军炮舰,于1937年12月12日,即日军侵占南京前一天,在离南京约25英里的长江上游县境内被日机炸沉)的美国海军拖船,将信函带到上海美国总领事馆,上海美国总领事馆找了一艘美国兵舰,将这封信转递散发出去,路途辗转一个多月。当时金陵大学西迁成都的师生,大都暂住教会办的武昌华中大学,所以这艘兵舰在汉口靠岸后首先将信函递交华中大学校长。当时代理校长的父亲于2月初才接到这封信,于2月14日即将此信函呈交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王世杰。
我父亲于1934—1935年第一次代理华中大学校长期间,结识了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王世杰。华中大学理学院教授卞彭(后为理学院院长)的夫人是王世杰的独生女。同行加亲戚,两校领导也多有往来。大约1936年王世杰调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1938年2月来武汉公干。父亲知道后,于2月14日在武昌昙华林华中大学设便宴招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