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清商埠剧情介绍内容介绍(2)
十三行步入空前繁荣期,潘振承成为富可敌国,名扬中外的巨贾,亦是当时粤商的总代表。
刘亚匾教英国人弗雷特汉语被处死,十三行教外商汉语的中国人不寒而栗,纷纷辞教自保。潘振承坚持要儿子潘有能继续担任殷无恙的汉语老师。
潘有能教殷无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潘有能解释道:普天下,也就是你们西夷所说的全球的任何一寸土地都是我皇的天下;沿着王土你遇到任何海滨海域之人,哪怕他是番夷的国王,都是我天朝皇帝的臣民。
殷无恙不敢苟同,希望潘有能有机会漂洋过海看看外面的世界。
潘振承与馨叶亲密无间,馨叶丈夫史德安忍气吞声。临死,史德安向官府告密,令潘振承卷入夷教案。潘振承等十几个商人被打入大牢,潘夫人与馨叶联手营救,李侍尧敲山震虎,令潘振承无罪获释。
史德安死后,馨叶做潘振承的妾。馨叶聪明美貌,引起潘振承发妻彩珠的妒忌。妙慧师太教彩珠忍耐,等馨叶人老珠黄时谋划为潘振承娶一房年轻漂亮的妾,让馨叶忍受冷落的滋味。
馨叶中年之时,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时月被救入潘府,馨叶主张打发时月离去,彩珠执意挽留时月——时月成为潘振承第三房妻妾。
乾隆三十五年,英国大班麦可带新一任秘书大卫来到同文洋行。大卫实际上是麦可的夫人琳娜,女扮男装。
大清的防夷条例规定,女人不得进广州,更不得入住十三行。琳娜的真实身份被揭露,总督下令驱逐琳娜。
琳娜万里迢迢,在海上巅簸10个月从英国赶来与丈夫团聚,仅住了几天,又与丈夫分居,他们只能在住冬季节在澳门团聚。
琳娜在澳门的日子分外寂寞,一个葡萄牙下级军官卡路闯进琳娜的生活。琳娜抛弃男爵夫人的头衔不要,竟同卡路私奔葡属南美,留下一封绝情信给麦可。
麦可奉公司总部的指令,要求打破行商垄断对外贸易,遭到中国行商的激烈对抗。
潘有智得了疟疾,馨叶请了三个郎中都没看好。潘振承请殷无恙给有智医治。有智服金鸡纳霜后高热褪去。
潘振承赞叹殷无恙的医术,说起中西医交流的话题。殷无恙说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取长补短,但是中国医生瞧不起西方医生,认为他们的医术最好,拒绝交流。
乾隆三十七年,依据中国皇帝的命令,广东大小港口、船坞发生官兵烧毁违禁大船事件。殷无恙在日记做了记载,认为中国朝廷的做法十分愚蠢。凡超过双桅、载重五百石(约折四十吨)的中国战船商船,均在销毁之列,而此时,西洋船千吨以上已经不稀奇。
严济舟妒忌潘振承出任总商,两人为争取总商职位勾心斗角。严济舟设计,几次潘振承逼到绝境,进了监狱。潘振承依赖大智大勇,化险为夷。
英国东印度公司为打破中国对茶叶贸易的垄断,决定窃取茶叶种子。皮尔化妆为中国维吾尔族人,顺利进入中国的产茶区,被当地官员发现,窃取茶叶的计划失败。
自从乾隆十五年起,粤海关监督均由皇上钦点的内务府官员担任。对外贸易将“朝贡”推到压倒一切的至尊位置。欧洲商人来到当时繁华广州,却被告之不能出入广州城,只能呆在城外的十三行。
朝贡贸易离不开朝贡,事实上,洋商的朝贡品远远不能满足朝廷贪欲的胃口。为保朝贡贸易和一口通商,潘振承殚精竭虑组织贡品,甚至不惜出资收购洋商的珍宝充作贡品。赫箴成为朝廷重臣后,为取悦圣上,不断加重十三行贡品负担,致使十三行苦不堪言而又不敢言。
乾隆四十四年,十三行普遍亏损,公所库银亏空。赫箴催促十三行筹办贡品解京,要求贡品数量多于往年,品质好于往年,否则就要裁撤十三行。潘振承只好借银暂逃此劫,采办贡品花费一百五十多万两银。
外商知道中国朝贡的内幕,觉得不可思议。
殷无恙对朝贡另有看法,他在日记中写道:“十三行的外商嘲笑中国行商购买洋货充当贡品,以造成万国朝贡,天下共主的假相。在我看来,最可笑的还是中国人不尊重洋货的真正价值,贡品进京,仅仅作为皇宫摆设,甚至弃于库房。他们视其为奇技淫巧,丝毫也看不到其间所蕴含的战略意义和科技价值。”
十三行负债累累。正在此时,广东百年未遇的洪灾突如其来。巡抚李湖为震慑百官,杀了顺德知县,接着强迫十三行“义捐”两百万赈灾银,否则就要以军法论处。
潘振承走投无路,在馨叶的谋划下,只好以上吊逃避。潘振承“自杀未遂”惊动了李湖,李湖来十三行察看实情。李湖对赫箴劳民伤财勒索贡品深恶痛绝,冒天下之大不韪假冒朝廷的名义拍卖贡品,筹银赈灾。
筹银难题暂时解决,赫箴与乾隆催促贡品解押进京的手谕圣谕六百里加急送抵广东。李湖决定自己做护贡使进京,向皇上禀陈实情,他天真地认为皇上圣明,会饶恕他的欺君大罪。为使贡品箱顺利解押进京,李湖在路上往贡品箱里装进泥土冒充贡品。
乾隆在乾清宫接受蒙、维、彝、苗土司朝贡,为使土司臣服,显示大清王朝的天威,乾隆下谕李湖直接送夷商贡品进殿。贡品箱打开,是十八箱泥土。边疆各族土司据此百般嘲笑乾隆皇帝及大清王朝,乾隆龙颜大怒,把李湖打入死牢。
李湖山穷水尽之际,想起馨叶送他的锦囊,打开看,顿然开悟。第二天,李湖在蒙、维、彝、苗土司面前,编造了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得到乾隆的赏识,亦消弥土司们的嚣张气焰。李湖不但逃过劫难,还请求皇上解除十三行的代夷朝贡之累。
严济舟死后,儿子严知寅主持洋行贸易,太阁行每况愈下。英国散商张伯伦拖着太阁行一笔八万银两的货款不还,躲在北美过着奢侈生活。
作为总商,潘振承对张伯伦恶意欠债的行径非常气愤,他不计前隙陪同严知寅向李湖禀陈,说东印度公司大班麦可愿意帮助严知寅递交诉状到英国法院,以通过法律途径要回债银。因情况特殊,请免严知寅通夷罪。
李湖厉言正色:“堂堂天朝官商,拜倒在英夷判官脚下,有辱大清天威。”李湖驳回严知寅的讨债禀陈。绝望中的严知寅索性耍无懒,拖欠其他英国商人的货款不还。
乾隆四十五年,广州的欧洲商人向中国巡抚李湖告状,称中国行商欠他们债务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