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时3年建成水声仿真对抗及评估系统
中国历时3年建成水声仿真对抗及评估系统
新华网广州1月11日电(吴登峰、肖德伦)水声仿真对抗及评估系统日前在海军某试验区研制成功。这个系统能够模拟仿真各种水文气象条件和复杂电磁环境,对新型鱼雷进行对抗性和抗干扰性能检验,极大提高了新装备在复杂海况下试验鉴定的科学性。
为提高新装备的对抗性和抗干扰性,一直担负着海军水下兵器试验鉴定任务的海军某试验区历时3年,开发研制成功水声仿真对抗及评估系统。这个系统采用通用化、标准化、开放式设计思想,以建模和仿真技术为支撑,以数字仿真系统为核心,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外场测控系统、训练模拟系统和实际装备等各类资源互联互通,实现了数据的无缝交互和资源共享,从而具备了虚拟信息化海战场环境、水下武器攻防效果评估、海上实装试验方案设计以及通过海上监测数据处理,再现实验情况和进行效果演示等功能。
中国实现安全距离大于100公里量子保密通信
据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李江涛)由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最近在远距离量子通信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率先实现绝对安全距离大于100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
据介绍,由于量子加密术可以提供一种原理上绝对安全的通信手段,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在国防上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目前,在弱激光光源条件上,已有多个实验报道了超过100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但是,由于存在光子数分离攻击,即使在最理想的条件下,所有这些实验实现的最大安全距离都无法超过20公里。因而,以往所谓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的实验结果原则上都有安全漏洞。
2005年初,由潘建伟、王向斌、杨涛、彭承志和马怀新等人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开始利用诱骗信号方法进行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的研究。经过近两年的联合攻关,2006年夏,他们在国际上率先取得并宣布距离大于100公里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发表在2007年1月5日出版的重要物理学国际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军报批评部分军官仍旧盯着老战法不敢创新
魏晓方付明海
随着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转变,军事训练要想继续发挥自身在促进部队战斗力生成上的“发动机”作用,就必须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瞄准未来的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然而,面对急速而来的新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战争,我们一些同志的反应还显迟钝,甚至是消极保守,体现在军事训练上,就是仍旧盯着老战法、老技能不放,没有与时俱进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固然,这其中有训练经费不足,场地器材缺乏等因素的制约,但少部分同志坐等思想严重,不积极寻求适应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新方法、新手段,则是导至训练在低层次徘徊的一个重要原因。
提升军事训练的层次,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实战化训练上下功夫。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这应当是我们立足现有装备谋求军事训练不断发展的一条准则。为此,在训练实践中,一是要注重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求突破。要动态把握军事变革发展的形势,掌握先进的作战理念,积极推动部队训练的创新发展。广大官兵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探索提高训练质量的方式方法,为训练创新注入生机和活力。二是要谋求新老装备结合的体系优势。要注重加强新装备训练,在巩固基本操作训练成果的基础上,加强战术应用训练,着重研练新战法、新技法;要在新老装备结合的方法上寻突破,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通过挖潜创新,把现有装备的最大效能发掘出来。三是要积极创新训练手段。充分运用军地信息资源,逐步走开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的训练路子,通过运用计算机仿真模拟和网络技术,营造虚拟战场,逼真显现作战环境、作战对象、作战行动和作战结果,使受训者在连续、实时、动态的战场环境中练指挥、练战法,不断提高打赢未来战争的本领。
二炮部队演习面对强电磁干扰高强度空中突袭
本报北京1月9日电余文武、特约记者王永孝报道:高原密林,浓雾如幕。今天,第二炮兵某基地以一场模拟信息化条件下的快速机动演练拉开今年训练的帷幕。面对“敌”多波次强电磁干扰,高强度空中突袭,基地发射营营长童成斌镇定指挥,全营官兵沉着应战。导演部给这个营打了“优秀”,该营今年军事训练实现“开门红”。
然而,谁能想到,这个曾连续3年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营”的老先进,在去年11月的军事训练等级评定考核中,面对较高的信息化“门槛”,频频失误,最终与“军事训练一级营”无缘。
“去年年底的那次切肤之痛,让我们真切地认识到,在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的大潮中,不奋勇争先就会落伍!”童成斌感慨地对记者说,去年年终考核一结束,全营官兵对照信息化战争特点,查找出官兵信息化素质不高、指挥员战场应变能力弱等20多个问题,作为训练预备期的重点训练内容,一一破解,逐个过关。
今年一开训,该营在实战化训练方面跨出几大步:改变过去在室内组织实装操作训练的习惯做法,把训练场地全部搬到野外生疏地域,并将战术背景贯穿训练全过程;实行官兵信息化素质过关制,对一些信息化素质不过关的指挥军官实施强化补课学习。
记者走访该基地曾在去年“落榜”的发射营,处处都能感受到官兵争当先进、不甘落后的训练氛围。该基地司令员高秀仁对记者说:“‘落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落榜’后一蹶不振。当初用信息化的‘尺子’来衡量他们,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去年考核“折戟”的官兵再争先进的热情,也带动了整个基地新年度训练的蓬勃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