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风15导弹新型号跟美国潘兴II很象
研判东风15导弹的三个型号:新型号跟美国潘兴II很象
以下为某网友的研判,值得大家探讨:
“弹道导弹打航母”技术早已有之,在现有的弹头上直接改进升级即可
国内真正形成“弹道导弹打航母”意向是95-96年间台海危机,美国派遣航空母舰靠近台海,显露美军强大的海上干涉/威慑能力之后。我国开始研究针对美国航母编队武力干涉台海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的对抗措施。
说到“弹道导弹打航母”,很多人以为或者认为这是一种从零开始的完全全新的新式弹道导弹弹头,因此认为其中研制的风险极大,过程会很长还会很曲折,甚至认为这种连美俄都没有的技术,更是某些大陆网友单纯的感情狂热一种幻想而已。不过我却认为很多人并不清楚“弹道导弹打航母”所需的基本技术原形,其实早在20多年前美国就已经完成了。这就是美国的潘兴II。该导弹早在1984年就开始服役了。与“弹道导弹打航母”的最大不同在于这种导弹是打地面固定目标的。“弹道导弹打航母”就是在该导弹的技术基础上稍加改进实现的。其实从导弹的末段轨迹来看2者几乎一致。他们都是属于“再入机动飞行”的先进弹道导弹末段精确打击技术

第三个跟美帝的无敌潘兴2的弹头简直一模一样啊
自美国研制出潘兴II之后,我国就开始技术跟踪研制同类的系统。我所能查到的国内最早的文献是1994年的,该文实际投稿于91年2月,但是一直未刊发。这个文献的研究内容就是再入机动制导控制率。此文刊发2-3年之后(96-97年),国内文献开始提到该系统(再入机动飞行体)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研制成功,其中主要的仿真计算机是国防科大的“银河-仿真II”计算机。我记得1998年8-9月间我遇到了一个朋友,他告知我不久前,我国试射成功一种新型弹道导弹,精度极高,超出他们预想的一倍。我问精度极高大概是多高?XXm(潘兴II是25m,我估计国内最初订的指标大概是其的一倍)。这个朋友研究生阶段就是参与研制“银河-仿真II”计算机。
之后99年10月大阅兵,大家都注意到了我们的某型导弹上有了“再入机动弹头”特有的小弹翼。从91年完成“再入机动制导控制率”到99年阅兵。8年时间,我们从理论到实践完成了可执行精确打击任务的,具备(x波段)雷达匹配(区域相关)制导能力的,打击固定目标的“再入机动弹头”。这个弹头具备弹道导弹打航母的几乎一切基本关键技术,能配合机动再入技术的控制系统(气动舵和舵机系统)、雷达系统(包括电源)。他的末段飞行轨迹,也是20-30km高弹头拉起平飞一段距离,然后俯冲以螺旋弹道(最大螺旋半径200m+/-50m)的方式扫描分析地面景象,在数秒内完成末导寻的或区域识别功能,控制弹头以极高的精度命中目标。正是因为96年国内基本突破了“再入机动”技术,可以实现极高精度的对地打击能力,弹道导弹弹头具备了一定的“寻的末制导”能力和相当的机动能力,而且实物已经完成,正在“半实物仿真”平台上测试其舵面控制系统是否能及时响应程序设计的特殊减速末弹道和末段复合制导系统的控制。在这时期爆发的台海危机,中国意识到需要一些杀手锏武器去对抗美军的航母作战系统。很自然的,中国导弹人会把先进的“再入机动”技术和国家“反航母”的实际需求结合在一起。因此在97年开始,立即就有人展开针对“慢速移动目标”的“再入机动制导控制率”研究。并于2004年前完成了这一研究(官方报道是03年完成研究)。于是2004年年初,突然国家决定提前实施“863”计划中规划原定于2015-2020年才建成的对地观测小卫星星座,改到2009年部署完成。实施弹道导弹打航母计划,相对打固定目标的“再入机动弹头”,主要的技术改进简单而言主要有3个方面:1再入机动制导控制率和计算执行机构的优化(刷现有的导弹计算机的Rom/或FLASH芯片);2新的雷达制导头,可以用来搜索海上舰艇。有人对导弹弹头电源存在质疑,我只想说,70年代美军标准的军用锂离子热电池,单节2xx克的重量,如果要求在短时间(2分钟)内快速放电,输出的能量可达270-300w。600kg的弹头使用15-30kg的热电池,还不够维持舵机以及平均功率50-200W的弹载雷达工作1-2分钟吗(实际雷达开机最多也就20-40秒)?3就是航母的初期大致定位跟踪的信息系统。
上述改进制导控制率和雷达方面,直接在现有的弹头上直接进行改进升级即可,马上就可以在专用“半实物仿真”平台上试验联调。为了追求更高更有效的机动范围(空气舵方式目前机动距离看起来就是40-60km),国内新的研究目标是机动距离达到200km,考虑变弯度弹体控制+空气舵的复杂形式。

说到“弹道导弹打航母”,我国研究这个东西是因为两个原因,1有技术基础2有应用的实际需求。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现在、今天(2006年5月8日)是已经有了这种武器的实物的。或许还要一些实弹试验来验证这种武器的有效性(未必需要向海上发射,在内地试验也是可以的),加上观测预报航母编队活动的信息系统建设完毕,这种武器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